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倒冠落珮的意思、倒冠落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倒冠落珮的解释

①指弃官归隐。冠、珮是官员正服的打扮。
②指隐者装束。亦作“倒冠落佩”。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倒冠落珮”(也作“倒冠落佩”)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核心含义:弃官归隐

  1. 字面解释
    “冠”指官员的帽子,“珮”是古代官员佩戴的玉饰,象征身份。字面意为脱下官帽、摘去佩玉,代指辞去官职。

  2. 引申意义
    多用于描述主动放弃官职、归隐田园的行为,体现对世俗权力的疏离。如唐代杜牧《晚晴赋》中“倒冠落珮兮,与世阔疏”,以及苏轼诗句“倒冠落佩从嘲骂”,均表达隐居意向。

二、扩展含义:隐者装束

该词也可形容隐士的衣着特征。如《剪灯新话》提到隐士“倒冠落珮预华筵”,即以简朴装束参与宴会,突显超脱世俗的形象。

三、使用注意


提示: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词出处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晚晴赋》《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倒冠落珮》的意思

《倒冠落珮》是一个成语,意为指权势衰落、地位下降。它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宫廷制度,通过倒戴冠冕和丢弃佩珮来表达权力的丧失。

拆分部首和笔画

《倒冠落珮》由3个汉字组成。

- "倒"的部首是"人",总共有7个笔画。

- "冠"的部首是"冖",总共有9个笔画。

- "落"的部首是"艹",总共有12个笔画。

总体来说,《倒冠落珮》这个成语是由28个笔画组成的。

来源

《倒冠落珮》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阳货》一章中。阳货是孔子的学生,他曾经因为自满而不再努力学习,导致地位和声望下降。孔子对他说:“倒冠落珮,实尔多见。”这句话意味着权力和地位的丧失是常见的现象。

繁体

《倒冠落珮》的繁体写法为「倒冠落珮」。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倒冠落珮》的"珮"字曾经使用"佩"的旧写,即「佩」。在新写中,它的部首"⺈"被替换为"⺐"。

例句

他曾是一位权倾朝野的宰相,但如今却只是个倒冠落珮的人。

组词

- 倒戈:指改变立场或投降。

- 丧权辱国:指国家丧失权力或受到外族侮辱。

- 弃明投暗:指离弃光明而投向黑暗。

近义词

- 黯然失色:形容在某个方面被比较者超过而感到无地自容。

- 地位下滑:指地位或身份的下降。

- 势败权衰:指势力衰败,权力下降。

反义词

- 年高德劭:指随着年龄增长,才德愈加出众。

- 初为人臣:指刚开始做官,地位还不高。

- 升官发财:指晋升官职,取得功勋,财富增加。

别人正在浏览...

百法贬职璧合並駕齊驅鄙邑藏机长生禄位沉鱼落雁倒生德行定身法遏籴发动法国凤食分析分资复习观灯古奥珪璋钴炮憨憨旱荒黄滚滚环内宦情火船柬房礓石旌帛兢怀井陉两雁随车列蛸林薮砻斲茅室土阶纳粹粘合剂泥钱拍足披星带月殑伽青云价勤略人证诗评首窜受祜首揆梭叶搪布通涉同音共律头鹅燕宛然在目无可言状武威吴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