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火船的意思、火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火船的解释

(1).古代一种设有火攻装备的战船。《魏书·敬宗纪》:“都督 李苗 以火船焚 河桥 。”《北史·艺术传上·陆法和》:“遂纵火船,而逆风不便。”《三国演义》第四九回:“ 黄盖 已自準备火船二十隻,船头密布大钉。”

(2).轮船的旧称。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兹有火船、气船,一日夜能行二千餘里者。”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火船”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古代火攻战船

  1. 定义与用途
    火船是古代战争中装备火攻器械的战船,船上常装载硫磺、沥青、石油、火药等易燃物,点燃后冲向敌方舰队或港口设施,通过火势蔓延造成破坏和恐慌。
    历史实例:

    • 三国时期赤壁之战中,黄盖曾用火船战术大破曹军(《三国演义》第四九回)。
    • 明代《魏书·敬宗纪》记载:“都督李苗以火船焚河桥”。
  2. 战术特点
    火船需借助风向和水流,且常配合其他战船协同作战。例如《北史》提到“纵火船而逆风不便”,说明环境因素对火船效果影响显著。


二、轮船的旧称

19世纪中后期,随着蒸汽动力船舶传入中国,“火船”成为早期对轮船的俗称。例如太平天国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到“火船、气船,一日夜能行二千余里”,即指蒸汽船。


延伸含义(成语用法)

“火船”在汉语中也比喻陷入危险或绝境的局势,源自古代火船战术的决绝性。例如形容企业陷入危机时,可说“形势如同火船”。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战役或词语演变,可参考《资治通鉴》《三国志》等古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火船》的意思

《火船》是指一种用来进行海上交通或作战的船只,其特点是在船上设有火炬、火炮等燃烧物,以便远距离点燃敌船或提供光亮。这种船只通常是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使用。

《火船》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火船》这个词可以拆分成“火”和“船”两个部分。其中,“火”的部首是火字旁,它的拼音是huǒ,总笔画数为4。而“船”的部首是舟字旁,它的拼音是chuán,总笔画数为6。

《火船》的来源

《火船》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海战。在古代,火药的发明使得人们可以利用火焰对敌船发动攻击。为了提高攻击效果,人们开始设计并使用火船。这种以火为武器的船只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被称为《火船》。

《火船》的繁体字

《火船》的繁体字为「火船」。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形式与现代有所不同。关于《火船》的古时候汉字写法可能有所变化,具体写法请参考古代文献和文物。

《火船》的例句

1. 黑暗的夜晚,海上突然出现了一艘燃烧的火船。

2. 敌方舰队企图用火船攻击我们的港口。

与《火船》相关的组词

1. 火攻:利用火焰进行攻击的战术。

2. 火灾:指因火引起的灾难性事故或火势。

《火船》的近义词

火舶、火舰。

《火船》的反义词

水船、水下船。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