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刻意修饰文辞。 明 方孝孺 《读<法言>》:“ 子云 为此书,尝自拟《论语》……《论语》述圣人言行,犹天地之化, 子云 方且窃之焉,雕鏤藻绘而蘄类之,其僭甚哉!”
“雕镂藻绘”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比喻刻意修饰文辞,强调对文字或艺术作品的精细雕琢。原指雕刻(雕镂)和彩绘(藻绘)两种工艺,后引申为对文辞、艺术创作的过度修饰。
二、出处与背景
出自明代方孝孺《读<法言>》:“子云为此书,尝自拟《论语》……雕镂藻绘而蕲类之,其僭甚哉!”。作者批评扬雄(字子云)模仿《论语》时过于追求辞藻华丽,反而失了自然。
三、使用场景与扩展
四、结构与发音
提示:若需了解近义词(如“雕章琢句”)或完整出处,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雕镂藻绘》是指精美绝伦的雕刻和画画技艺,形容工艺品或绘画作品精细而繁复。
《雕镂藻绘》的部首分别是 “雨”、“金”和“艹”,总共有26个笔画。
《雕镂藻绘》这个词的源自于中国古代文献中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魏学洢的《东篱乘览评论》中。
在繁体字中,这个词的写法为:《雕裂薈繪》。
在古代,汉字《雕镂藻绘》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字形更加传统,注重笔画的曲线和结构。
这幅字画的雕镂藻绘,每一根线条都显露出艺术家的精湛技艺。
组词:雕刻、镂空、藻饰
近义词:精细、精美、考究
反义词:简陋、粗糙、简单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