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鈎的意思、钓鈎的详细解释
钓鈎的解释
亦作“ 钓鉤 ”。1.钓鱼的钩儿。《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乌生》:“鲤鱼乃在 洛水 深渊中,钓钩尚得鲤鱼口。” 唐 权德舆 《渭水》诗:“ 吕叟 年八十,皤然持钓鉤。” 唐 杜甫 《江村》诗:“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2.比喻引诱人的圈套。 毛6*泽6*东 《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在抗日战争中的八路军》:“危险是在 中国 居然有些动摇分子正在准备去上敌人的钓钩。”
词语分解
- 钓的解释 钓 (釣) à 用饵诱鱼上钩:钓鱼。钓饵。垂钓。钓具。 施用手段取得:沽名钓誉。 笔画数:; 部首:钅; 笔顺编号:
- 鈎的解释 鈎 ō 见“钩”。 笔画数:; 部首:釒; 笔顺编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钓鈎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钓鈎”(diào gōu)是一个汉语词语,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1.基本含义
指钓鱼时使用的钩子。这一含义最早可见于《乐府诗集》中的描述:“鲤鱼乃在洛水深渊中,钓钩尚得鲤鱼口。”,唐代杜甫的诗句“稚子敲针作钓钩”也生动描绘了钓钩的制作场景。
2.比喻义
引申为用诡计诱人上当的圈套,强调通过欺骗手段使人落入陷阱。例如毛泽东曾提到:“有些动摇分子正在准备去上敌人的钓钩”,以此警示人们警惕阴谋。
使用场景
- 字面意义:描述钓鱼工具(如“鱼钩”的近义词)。
- 比喻意义:常见于提醒他人防范欺诈或政治语境中的陷阱,例如揭露骗局或敌对势力的引诱行为。
例句
- 古籍用例:“吕叟年八十,皤然持钓鉤”(唐代权德舆《渭水》)。
- 现代用例:“诈骗分子常以利益为钓鈎,诱骗受害者。”
“钓鈎”既可指实物鱼钩,也可隐喻隐蔽的欺骗手段,需结合语境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钓鈎(钓钩)是指用来钓鱼或捕捉其他动物的工具,通常由金属或其他坚硬的材料制成。下面来详细介绍一下这个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拆分部首和笔画:
钓鈎这个词拆分为两个部分:鈎(钩)和钓(音同调)。鈣部位为金属,这个字在《康熙字典》中的笔顺为撇、捺、撇。
来源:
钓鈎这个词最初起源于汉字文化,用于描述捕鱼工具。在古代社会中,钓鈎是最常见且广泛使用的捕鱼工具之一。
繁体:
钓鈎的繁体写法为釣鉤。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古代汉字的演变过程,钓鈎在古时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我无法直接给出确切的古代写法,因为它可能会因时间和地域的变化而有所差异。
例句:
1. 他用精巧的钓鈎成功地钓到了一条大鱼。
2. 钓鈎上的鱼饵吸引了无数鱼儿的注意。
组词:
钓鈎这个词可以和其他词组合形成不同的词组,例如:
1. 钓鈎鱼:通过使用钓鈎来捕捉的鱼类。
2. 钓鈎线:用来连接钓鈎和鱼竿的线状材料。
近义词:
与钓鈎意思相近的词汇包括:鱼钩、诱饵。
反义词:
与钓鈎意思相反的词汇目前我无法提供。
希望这些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阿娇白书半制品边舷比美並轂博深财权倡导川路川域触激初旬辞客丁香董役断长补短夺柄恩礼放烟幕弹浮危服信高梯灌顶黑牡河润火耨缣衣祭豆借听剂量学踡伏抗礼堪火扣日子领首络丝虫麦气慢说毛员鼓妙义谋食皮油潜光隐德情管亲母桡客饪熟三五夕沈云水龙顺气丸田垄娲娥渭阳之情乌呼仙宗消惫晓灵小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