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国华的意思、国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国华的解释

(1).国家的光荣。《国语·鲁语上》:“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韦昭 注:“以德荣显者,可以为国光华也。” 汉 张衡 《西京赋》:“徒恨不能以靡丽为国华。” 梁启超 《新民说·论6*公德》:“故政治之不进,国华之日替,皆此之由。”

(2).国家的杰出人材。《后汉书·方术传论》:“至乃誚譟远术,贱斥国华。” 唐 韩愈 《除崔群户部侍郎制》:“地官之职,邦教是先,必选国华,以从人望。”

(3).喻指国中珍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盖闻兰为国香,服媚弥芬;书亦国华,翫泽方美。” 明 方孝孺 《上蜀府启》:“ 谢公 墨竹暨诗风度英妙,足为国华。”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国华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国华”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汉语词汇,其解释可综合古典文献和现代用法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的光荣与荣耀

源自《国语·鲁语上》:“以德荣为国华”,指以德行显赫者为国家的光辉象征。这一含义强调道德或成就对国家声誉的贡献,如梁启超曾用“国华”批判政治弊端对国家形象的损害。

2.国家的杰出人才

《后汉书》和韩愈的制书中均提到“国华”代指国家栋梁,如唐代韩愈在任命崔群为户部侍郎时,称其为“国华”,体现对人才的重视。

3.国中珍品或精华

部分典籍将“国华”引申为国家的珍贵物产或文化精髓,例如张衡《西京赋》中“徒恨不能以靡丽为国华”,暗指未能以奢华之物彰显国家风采。

4.现代语境中的扩展含义

在当代,“国华”可泛指国家的繁荣昌盛,如“国华”作为成语时,强调国家强盛与人民幸福的双重内涵。

5.人名的寓意

作为名字时,“国”象征国家抱负,“华”寓意光彩与繁荣,组合后寄托了对个人成为国家栋梁或为国家争光的期望。


“国华”一词兼具古典与现代意义,既可指代国家荣耀、人才、珍品,也可用于表达对个人或国家发展的美好愿景。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网络扩展解释二

账号额度使用完毕,请更新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