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地位低下的闲官。 唐 白居易 《与杨虞卿书》:“皆曰:丞郎、给舍、諫官、御史尚未论请,而赞善大夫反忧国之甚也?僕闻此语,退而思之:赞善大夫诚贱冗耳!” 宋 叶适 《朝请大夫沉公墓志铭》:“丞相患 淳熙 末知名士不採察而沉废於贱冗,数年间拔用几尽。”
(2).贱事,冗事。 明 吴炳 《绿牡丹·友谑》:“难辞贱冗,由他罚例明。” 明 吴炳 《绿牡丹·强吟》:“[生]连日奉邀作文,为何不至?[浄]家下有些贱冗。”
“贱冗”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其含义可从字义拆分和文献用例两方面综合理解:
一、基本释义
指地位低下的闲官
源自唐代官制语境,特指品级较低且无实权的官职。如白居易《与杨虞卿书》提到“赞善大夫诚贱冗耳”,宋代叶适《朝请大夫沉公墓志铭》也记载官员选拔时提及该词。
指琐碎繁杂的事务
明代吴炳的戏剧《绿牡丹》中多次使用该词,如“家下有些贱冗”,此处引申为谦称自己的日常杂务。
二、字义解析
贱(jiàn):
包含四层含义:①物价低廉;②社会地位卑微;③品行低劣(如“贱骨头”);④谦辞(如“贱姓”)。
冗(rǒng):
指多余、繁琐或繁忙,如“冗员”“冗务”。
三、使用特点 该词属于古代书面用语,现代汉语中已罕见。在历史文献中多用于自谦或描述官职状态,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指向官职还是事务。
《贱冗》是一个汉字词组,意思是指言语或行为轻浮、不庄重、不严肃。贱指不值钱,冗指多余,因此贱冗形容言行不值得重视。
《贱冗》的部首是贝部,贝部属于会意部首。它的笔画数为11画,其中贝部为2画,幺部为4画,冖部为5画。
《贱冗》这个词的来源较为模糊。在现代汉语中,它被广泛用于形容言行轻浮的人或事。繁体字为「賤冗」。
在古时候,「贱」字的写法多有变化,有时写作「賤」,有时写作「僭」。冗的古代写法为「冗」。
1. 这个人总是说些贱冗的话,一点都不严肃。
2. 别再浪费时间在贱冗的事情上了,好好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1. 贱人:指言行卑鄙、下作的人。
2. 冗谈:指无意义或无关紧要的闲谈。
1. 轻浮:指言行不庄重、不认真。
2. 轻狂:指态度放荡、不严肃。
庄重:指言行庄重、稳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