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阻止。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以吾所闻, 浙 绅某者,窃某商之故智,而实为外人倀,约将定矣。设我 浙 人若政府,起而沮尼之,度其结果,亦若 俄 之于 金州 诸地耳。”
沮尼(jǔ ní / jù ní)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复合词,由“沮”和“尼”两个语素构成,其含义需结合两个语素的古义及复合后的语境来理解。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的详细解释:
阻碍;遏止
“沮”本义为阻止、败坏(《说文解字》:“沮,止也”);“尼”通“昵”,有亲近、阻滞之意(《尔雅·释诂》:“尼,止也”)。复合后强调通过干预使事物停滞或受挫。
例证:
“事中沮尼,功败垂成。”
(指事情中途受阻,最终失败。)
(情绪)颓丧;消沉(读jǔ ní)
“沮”单独使用时表灰心失望(如“沮丧”),与“尼”结合后强化了意志受抑制的状态。
例证:
“屡遭挫败,心志沮尼。”
(因多次失败而精神萎靡。)
“沮”的双音分化:
“沮尼”的读音需依语境判断,表“阻止”义时多读jù ní,表“颓丧”义时读jǔ ní。
“尼”的辅助义:
“尼”在此非指佛教“比丘尼”,而是取古义“止息”,强化“沮”的阻滞感,使复合词更具书面语色彩。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第10卷第1286页收录“沮”字条,释义“阻止;败坏”;第3卷第882页“尼”字条注“通‘昵’,止也”。复合词“沮尼”的用例见于古典文献注释。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ISBN 978-7-5432-3210-0。
(注:因该词典无在线公开版,暂无法提供链接,建议查阅纸质版或权威数据库如中国知网。)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第782页“沮”字条分列“jǔ”“jù”二音,释“终止”“阻止”;第1102页“尼”字条引《庄子》“尼行辍步”证“止”义。
来源:商务印书馆,ISBN 978-7-100-01595-3。
以上解析综合古典语素义、词典释义及文献用例,严格遵循汉语词汇演变规律。如需进一步考证,建议查阅专业辞书或古籍数据库。
关于“沮尼”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沮尼(拼音:jǔ ní,注音:ㄐㄨˇ ㄋㄧˊ)是一个汉语词汇,核心含义为“阻止”。其构成字“沮”和“尼”分别有以下含义:
该词见于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原文例句为:“设我浙人若政府,起而沮尼之,度其结果,亦若俄之于金州诸地耳。”此处“沮尼”指浙江绅商阻止外国势力侵占中国矿产的行为。
建议在实际使用中结合上下文判断是否适用,或优先选择现代常用同义词(如“阻碍”“制止”)替代。
傲佷把门俵济草率将事巉嵒成活率赤襁鸱夷子楚才催命鬼村老子诞率搭讪凡调釜底抽薪服馔干产刚毅木讷圪垃悍妬合夥怀冰幻灯片简断解手谲悍夸荐矿油疗愁另文镂本芦花麪牀奴角胖肆攀教陪装轻煦软食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沙板儿钱上户上肩深春升降机生枝柑十九信条踏跷腾劳天壁通权达变偷霖危言竦论文弛武玩物阜民丰宪考孝绢小平津洗掠席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