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顺王命的诸侯。《周礼·考工记·梓人》:“祭侯之礼,以酒脯醢,其辞曰:‘惟若寧侯,毋或若女不寧侯,不属于王所,故抗而射女。’”
“宁侯”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指顺从王命的诸侯,最早见于《周礼·考工记·梓人》的祭祀辞:“惟若宁侯,毋或若女不宁侯”,意为赞颂忠诚于天子的诸侯,同时警告叛逆者。
在历史典故中(如战国时期故事),“宁侯”被赋予清廉正直的象征意义。传说名为宁侯的官员拒绝贪腐诱惑,宁可保持官职清白,也不愿同流合污,由此衍生出“坚守原则、廉洁自律”的品德内涵。
建议结合《周礼》原文及战国典故进一步理解其双重含义。
宁侯是一个汉字词语,可以拆分为宀、乃、亻和口四个部首组成。它的总笔画数为13画,具体的字形是宀乃礻口。
宁侯这个词源于古代的官职名称。侯是一种封爵,在古代被封为侯的人一般是国家的重要官员。宁侯指的是具有宁国侯封号的人,表示他是被封赏的宁国侯爵。
宁侯的繁体字形为寧侯。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宁侯的古代写法是以篆书形式出现的。篆字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独特的字体形式,笔画线条清晰、简洁而刚劲。宁侯的古代写法以宀、乃、炏、口等部首和笔划组合形成。
宁侯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官职,他在国家政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宁侯可以组成一些相关的词语,如宁侯府(指宁国侯的府邸)等。
宁侯的近义词可以是宁国侯、国侯等。
宁侯的反义词可以是平民、庶人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