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迪的意思、不迪的详细解释
不迪的解释
(1).不道。《书·盘庚中》:“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姦宄,我乃劓殄灭之。” 孔 传:“不善不道,谓凶人。”
(2).不遵循。 汉 扬雄 《法言·先知》:“为国不迪其法,而望其效,譬诸筭乎!”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单用
- 迪的解释 迪 í 开导:启迪。 进:弗求弗迪。 继承:汉迪于秦,有因有革。 笔画数:; 部首:辶;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不迪”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文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其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
-
不遵循(正道、法则):
- 这是“不迪”最核心的含义。“迪”在古汉语中有“遵循”、“蹈行”、“实行”的意思,尤其指遵循正道、常法或道德准则。“不迪”即表示不遵循、不遵守、不践行这些正道或法则。
- 例证:《尚书·康诰》:“凡民自得罪:寇攘奸宄,杀越人于货,暋不畏死,罔弗憝…不迪率典。” 这句话中,“不迪率典”指不遵循常法。
- 例证:汉代扬雄《法言·先知》:“为国不迪其法,而望其效,譬诸算乎!” 这里“不迪其法”指不遵循其(治国)之法。
-
不进取;不努力:
- “迪”有时也引申有“进”、“前进”或“开导”、“引导”之意。“不迪”可以表示不进取、不努力、不求上进。
- 例证:虽然不如“不遵循”义项常见,但在一些语境下可以这样理解。例如,批评某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可以说其“不迪”。
“不迪”是一个古语词,其核心意义是“不遵循(正道、法则)”,强调对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或既定法规的背离。次要含义可理解为“不进取”、“不努力”。由于其生僻性,在现代汉语表达中几乎不再使用,理解它主要依赖于对古代文献的解读。
参考资料:
- 《汉语大词典》(在线版):提供了“不迪”的词条解释,明确其含义为“不遵循”并引用了《尚书》和《法言》的例证。(链接示例:https://www.hanyudacidian.cn/ - 此为《汉语大词典》官方在线平台,搜索“不迪”可查证)
- 《尚书·康诰》:经典古籍原文,是“不迪”一词的重要出处。
- 扬雄《法言》:汉代重要哲学著作,提供了“不迪”的另一个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
“不迪”是一个古汉语词汇,读音为bù dí,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
不道
指“不善”或“不道德”,常用于描述违背道义的行为。
例句:
《尚书·盘庚中》记载:“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我乃劓殄灭之。”
(孔传注释:“不善不道,谓凶人。”)
-
不遵循
表示不遵守法则或规范。
例句:
汉代扬雄《法言·先知》提到:“为国不迪其法,而望其效,譬诸算乎!”
二、词源与用法
- “迪”的本义:
古汉语中,“迪”有“开导”“遵循”之意(如《说文解字》:“迪,道也。”)。因此,“不迪”即否定形式,表示“不遵循道义或规则”。
- 语境适用:
该词多见于先秦及汉代典籍,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但在古籍研究或文学创作中可能涉及。
三、综合参考
- 权威来源(如《尚书》《法言》)是解析该词的核心依据。
-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可查阅《盘庚中》或扬雄著作。
别人正在浏览...
哀戚安伏百尺竿头不动声色仓廥充量创作方法翠蛾邨烟耽饮斗牛端序杜家村杜禁二胡法方发愿风玉敢死圭律瘊子火羊降节监利交扇家塾刻本假讬解嫚纪历集日铠扞寇雉赖子料田隆庆窰镂金错彩轮轩冥室内丹剽取谦道窃位青娥琼卮鹙鸧笘籥沈饮诗文时贤丝氂速溶俗僧恬穆徒劳委谢无情少面芜音鲜净谢家宝树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