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成的意思、司成的详细解释
司成的解释
谓主管世子品德教育。《礼记·文王世子》:“乐正司业,父师司成。” 孔颖达 疏:“父师主太子成就其德行也。”
词语分解
- 司的解释 司 ī 主管,操作:司法。司机。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司空(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b.复姓)。司徒(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
- 成的解释 成 é 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变为:长成。变成。
网络扩展解释
“司成”是古代官职名,主要与教育管理相关,具体含义及演变如下:
1.起源与基本含义
- 职责:主管世子(贵族子弟)的品德教育,最早见于《礼记·文王世子》,其中提到“父师司成”,即由德高望重的“父师”负责培养世子的德行。
- 核心作用:强调对贵族后代的道德教化,如《礼记》注疏称“父师主太子成就其德行也”。
2.历史演变
- 唐代改制:唐高宗时期曾将国子监(最高学府)改称“司成馆”,其长官“祭酒”改称“大司成”,副职“司业”改称“少司成”。
- 后世沿用:唐代之后恢复旧制,但“大司成”仍作为国子监祭酒的别称使用。
3.别称与延伸
- 大司成:国子监祭酒的代称,总领教育事务。
- 少司成:对应副职司业,协助管理。
4.现代释义
- 部分资料将“司成”引申为“执掌权力者决定事物结果”,但此用法较罕见,更多保留其古代官职含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背景或官职体系,可查阅《礼记》原文或唐代官制相关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司成
司成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职位晋升、升迁、升官。
拆分部首和笔画:司(部首: 又, 笔画: 5)、成(部首: 戈, 笔画: 8)。
来源:司成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指的是官员升迁的意义。
繁体:司成。
古时候汉字写法:暂无古时候的汉字写法记录。
例句:他通过努力工作和学习,终于司成了县长的职位。
组词:司法、司令、司局、成就、成绩、成功。
近义词:升迁、晋升、提升。
反义词:降职、降级、下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