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节厉行的意思、砥节厉行的详细解释
砥节厉行的解释
见“ 砥节励行 ”。
词语分解
- 砥节的解释 砥砺气节。《晋书·阮种传》:“贤臣之於主,进则忠国爱人,退则砥节洁志。”《旧唐书·韦安石传》:“故为善者虽存不贵仕,而没有餘名,此贤达所以砥节也。”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八:“懦夫每生,名不称
- 厉行的解释 严格实行 厉行节约详细解释.砥砺操行。《吕氏春秋·离俗》:“高节厉行,独乐其意,而物莫之害。”《后汉书·独行传·范式》:“ 嵩 在 阿里 ,正身厉行,街中子弟皆服其训化。” 宋 司马光 《序赙礼》
网络扩展解释
“砥节厉行”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指磨砺节操与品行,强调通过严格自我要求来提升道德修养,常形容人坚守原则、不屈不挠的品格。
二、词源与结构
- 出处
最早见于东汉蔡邕《郭有道碑文》:“若乃砥节厉行,直道正辞。”。
- 字义解析
- 砥/厉:均为磨刀石,“砥”质地细腻,“厉(砺)”较粗糙,合指“磨炼”。
- 节:节操;行:行为。组合后比喻在品德与行动上自我锤炼。
三、用法与例句
- 用法:作谓语、定语,多用于褒义语境,描述人严于律己。
- 例句:
《三国志·魏志》载:“郭修砥节厉行,秉心不回。”
唐代刘知几《史通》称:“纪僧珍砥节砺行,终始无瑕。”
四、相关说明
- 异体形式:亦作“砥节励行”“砥节砺行”,含义相同。
- 近义词:修身洁行、克己慎行。
- 文化意义:体现儒家思想中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强调内外兼修。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用例,可参考《郭有道碑文》或《三国志》等典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砥节厉行(dǐ jié lì xíng)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坚守节操、执行得力。下面我给你详细解释一下这个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字形式,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拆分部首和笔画:
- 砥(石字旁 +
别人正在浏览...
鞍子白琁暴作避邪才辩餐松饮涧策筹出世间畜怨大城市调繁丁家艰东坡体二虎八咭風鐸干结干渠公因子果穗红苕毁誉不一秽志兼材检质焦焦搅脑汁夹室衿袖爵里距关开报坑冶两言陋氓乱纪落榜马刀毛衣绵山名例民牧磨駞鹏变钱谦益轻机请间秋吹区娵冗将桑门上日少牢奢傲霜盖説称四围私义韬伏天宜往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