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钱谦益的意思、钱谦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钱谦益的解释

钱谦益(1582-1664) : 明末清初文学家。字受之,号牧斋、蒙叟、东涧遗老,常熟(今属江苏)人。明万历年间进士。崇祯时官至礼部侍郎。南明弘光时任礼部尚书。后降清,任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但仍秘密参加抗清活动。家有绛云楼,藏书丰富。编有《列朝诗集》,著有《钱注杜诗》、《初学集》、《有学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钱谦益(1582年-1664年),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江苏常熟人。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人物,在汉语文化语境中具有多重含义和复杂评价,主要可从以下维度理解:


一、基本释义(人物身份)

钱谦益指代中国明清之际的历史人物。他是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官至明朝礼部侍郎,南明弘光政权时任礼部尚书。清军南下后降清,任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其生平跨越明清易代,身份兼具诗人、学者、藏书家、政治变节者等多重标签。


二、文学成就与地位

  1. 文坛领袖地位

    钱谦益主持明末清初文坛数十年,主张融合唐宋诗风,反对复古拟古,开创“虞山诗派”。其诗文宏肆博雅,著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被清人沈德潜评为“才大学博,主持东南坛坫,为明清两代诗派一大关键” 。

  2. 史学与文献贡献

    编纂《列朝诗集》,收录明代诗人近两千家,保存大量史料;其藏书楼“绛云楼”富甲江南,藏书多宋元孤本,后毁于火,残本流入钱曾述古堂等藏书家手中 。


三、历史评价与文化符号

  1. 政治污名与争议

    因降清行为被列入《贰臣传》,成为“失节文人”的典型。清初史学家全祖望评其“进退失据”,其自辩诗“水太凉”(耻于投水殉国)、“头太痒”(剃发降清)更成典故,象征士大夫气节沦丧 。

  2. 文化影响力

    与柳如是的婚姻被视为才子佳人传奇,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以二人经历为线索,考证明清之际的政治文化生态。其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深刻影响清初诗风,黄宗羲称“主文章之坛坫者五十年” 。


四、汉语词典中的引申义

在文化语境中,“钱谦益”一词常被引申为:


权威参考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钱谦益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政治人物,其词义解释可综合如下:

一、人物生平

  1. 基本信息: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年自号蒙叟、东涧遗老,江苏常熟人。
  2. 政治经历:明万历进士,崇祯时任礼部侍郎,南明弘光政权官至礼部尚书。清军入关后降清,任礼部侍郎,但暗中参与反清活动,如策反降清武将、资助郑成功抗清。

二、文学成就

  1. 诗文造诣:被列为明末清初文坛领袖,诗文风格沉郁藻丽,著有《初学集》《有学集》,编撰《列朝诗集》记录明代诗人作品。
  2. 学术贡献:以考据学见长,所注《钱注杜诗》开创杜甫研究新范式,绛云楼藏书为当时江南三大藏书楼之一。

三、历史评价 其降清行为引发争议,但文学地位受公认。清代学者称其诗文"誉满东南",近现代研究者认为他虽仕途曲折,但文化贡献影响深远,作品中常流露故国之思。

(注:因搜索结果权威性标注均为"极低",建议通过《清史稿》《中国文学史》等权威文献进一步查证细节。)

别人正在浏览...

安恤拔剌宝炬布币持兵电子表丁点鄂渚愤憾幅陨告奋勇宫商钩抉贯金归控孤睽鼾齁蚝山河埽会觌贱辈谏猎书绞直假署饥德集纳靖氛金穴金摇积严拘坼开门钱抗世恇扰两头做大梁州庐室名公钜人秘狱南山可移泥鰋秦牙忍愧三犁申变神射説白道緑疏杼随牙贪命贪餮万世流芳五音戏相际先天性免疫仙滋下洗吸集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