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钝朴的意思、钝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钝朴的解释

质朴。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考古》:“ 刘越石 曰:‘夫子悲获麟,西狩泣 孔丘 。’虽有意绪,辞亦钝朴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钝朴(dùn pǔ)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钝”和“朴”两个语素构成。《汉语大词典》中将其定义为“形容性情迟钝质朴,缺乏机敏”,《中文辞源》则补充其可指“器物形制简素无华”。

  1. 字义分解

    • “钝”本义指刀刃不锋利,《说文解字》释为“钝,錭也”,后引申为思维迟缓、反应不灵敏,如《汉书·鲍宣传》载“臣宣呐钝于辞”。
    • “朴”原指未加工的木材,《道德经》有“朴散则为器”,后衍生出淳朴、不加修饰的含义,《论衡》称“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朴”。
  2. 整体释义

    该词多用于描述两类特征:

    • 人物性格:如《清史稿》评注“钝朴之士,拙于机变”,指忠厚木讷的性格特质;
    • 器物特征:清代考工文献《天工开物》载“钝朴之器,胜在质坚”,强调物品的原始质朴状态。
  3. 现代应用

    在当代语境中,该词多出现于文学评论领域,如鲁迅研究专家王瑶曾用“钝朴笔法”分析乡土文学中的叙事风格。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2. 许慎. 《说文解字》[M]. 中华书局, 1963.
  3. 班固. 《汉书》[M]. 中华书局, 1962.
  4. 宋应星. 《天工开物》[M]. 江苏凤凰出版社, 2019.
  5. 王瑶. 《中国新文学史稿》[M].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

网络扩展解释

“钝朴”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以下为综合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构成与延伸解析

  1. 单字释义

    • 钝:指不锋利、不灵活,引申为迟钝、笨拙(、)。
    • 朴:原指未经加工的木料,比喻不加修饰的质朴状态(、)。
  2. 整体内涵
    该词并非完全贬义,而是强调外显的迟钝与内在的淳朴并存。例如,可形容人做事沉稳、不圆滑,或语言表达简单直接却真诚(、)。

三、使用场景

四、相关概念

现代语境中,“钝”的消极含义可能被重新诠释。例如,渡边淳一《钝感力》提出“钝感”可作为面对压力的积极能力(),这与“钝朴”中“钝”的意涵有部分关联。

“钝朴”既包含传统意义上的质朴无华,也隐含对现代社会中“迟钝”价值的反思,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褒贬倾向。

别人正在浏览...

拜牋霸蛮便近差分长句谗杀车踪纯阳巾出适呾叉始罗悼心失图点电荷蝶装底号堤溃蚁穴断发纹身肺脏风扫傅陈拂云嘎儿改途嘎锦公引鬼路黄姑蕈黄金坞井然有序空负亏负老欧淩藉利心满中蒙茸门颊难解之谜牛酥判例朋寮乾辣辣蹊磴奇花名卉软设备三百六十行三公九卿桑雉山狖设疑事几束心贪谗塘岸贴铺旺发危重掀掉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宪行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