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抱见礼的意思、抱见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抱见礼的解释

清 代王公大臣觐见皇帝时的一种隆重礼节。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西域用兵始末》:“命王公大臣皆从往陪宴, 阿 逆行抱见礼,上从容抚慰。”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九章:“ 皇太极 亲自出城十里迎接,见面时,以 饶余郡王 阿巴泰 为首,一个一个轮流屈一膝跪在他的面前,抱住他的腰,头脑左右摆动两下,而他则松松地搂抱着对方的肩背。行毕这种最隆重的抱见礼,一起回到京城。”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抱见礼是清代满族特有的传统礼节,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演变过程。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起源

抱见礼是满族早期的重要礼俗,行礼时双方通过抱腰接面表达情感,常见于亲人久别重逢或郑重告别场合。该礼节最早可追溯至《满文老档》太祖朝记载,体现了满族游牧民族直率、质朴的情感表达方式。

二、礼仪形式

  1. 动作规范:行礼者需屈一膝跪地,抱住对方腰部,头部左右摆动两下,对方则以松搂肩背回应。
  2. 适用对象:最初通行于同辈、不同辈及男女之间,后成为清代王公大臣觐见皇帝、迎接凯旋将领或外族首领时的国家礼仪。

三、演变与消亡

四、文献记载

《啸亭杂录》记录了阿睦尔撒纳向乾隆行抱见礼的场景,姚雪垠《李自成》亦描述了皇太极迎接将领时的抱见礼细节,印证其作为国家礼仪的庄重性。

五、文化意义

该礼节反映了满族平等亲密的民族性格,与汉族严格等级礼仪形成鲜明对比。其存续过程体现了满汉文化交融的历史轨迹。

网络扩展解释二

抱见礼这个词源自汉语,意为向对方表示尊敬或问候的礼仪动作。接下来我将分段回答你的问题: 拆分部首和笔画: - 抱的部首是手,笔画数为8; - 见的部首是见,笔画数为7; - 礼的部首是示,笔画数为5。 来源: 抱见礼是中国文化中常见的礼仪动作,多用于表达对长者、上级、客人或长辈的敬重之情。 繁体: 抱见礼的繁体写法是「抱見禮」。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抱见礼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的形态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保持了现代汉字的形状和结构。 例句: 1. 孩子跑到爷爷面前,抱着他的腿行抱见礼。 2. 他虽然地位高但待人谦和,每次见我都抱见礼。 组词: 抱头见影、心怀感激、礼貌待人 近义词: 拜候、问候、致敬 反义词: 冷漠、无礼、冷淡 希望以上回答能满足你的需求。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