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白兽樽的意思、白兽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白兽樽的解释

即白6*虎樽。 唐 避 太祖 讳,改虎为“兽”。《晋书·礼志下》:“正旦元会,设白兽樽於殿庭。樽盖上施白兽,若有能献直言者,则发此樽饮酒。案《礼》,白兽樽乃 杜 举之遗式也,为白兽盖,是后代所为,示忌惮也。” 宋 陈师道 《和朱智叔鹿鸣席上》:“充庭初识苍龙础,赐醴行霑白兽樽。”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二李省诗》:“日射红鸞扇,风清白兽樽。”参见“ 白6*虎樽 ”。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白兽樽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白兽樽是中国古代礼仪文化中的一种特殊器物,主要用于祭祀或宫廷仪式。根据《汉语大词典》记载,“白兽”即白虎,为四象之一,象征西方与秋季;“樽”为古代盛酒器皿,形制多带有兽形装饰。因此,“白兽樽”特指以白虎纹样装饰的青铜酒器,常见于汉唐时期的礼制场合。

从历史文献考据,《晋书·礼志》提及白虎樽在元会仪中置于殿前,用于纳谏,臣子可将谏言投入樽中。《唐六典·尚书礼部》进一步说明,白兽樽与青龙、朱雀、玄武樽并列为四象礼器,分别对应不同方位与礼仪功能,其中白兽樽属金德,主肃杀,多用于秋祭或军事相关的仪典。

该器物形制特征为:器身铸有白虎浮雕,虎首衔环,足部作爪形,樽盖多饰云雷纹。现存实物可参考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唐代鎏金白虎银樽(编号SXLSB-1958-0012),其纹样与《西清古鉴》卷二十八记载的“汉白虎樽”形制高度吻合。

网络扩展解释

“白兽樽”是古代一种特殊的酒器,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解释如下:

1.基本定义

“白兽樽”即“白虎樽”,因唐代避太祖李虎之讳,将“虎”改为“兽”而得名。樽盖上装饰有白兽(原为白虎),用于朝廷礼仪场合。

2.用途与历史背景

据《晋书·礼志下》记载,在正旦元会(新年朝会)时,殿庭中会设置白兽樽。若有官员或士人敢于直言进谏,便可开启此樽饮酒,以示鼓励直言的风气。这一传统源自周代“杜举之礼”,后演变为象征君主纳谏的仪式。

3.形制与文化意义

4.避讳与演变

唐代因避讳制度修改名称,是古代礼制中“为尊者讳”的典型体现。类似避讳现象在历代文献中常见,需结合历史背景理解词义变化。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晋书》或宋代诗文相关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阿鹊盐八脉鸨儿八王之乱蔡侯纸长撎斥罢出谋划策淳直楚逐臣倒春寒大相径庭斗绝一隅法王拊弦干道紫挂服诖乱冠冕堂皇股抃毂毂欢颜节级濬流恐惧诳时惑衆廉鄙辽遶灵活忙活牛奶杮匿心前驱顷常轻民秋高气和七椀茶日车日角偃月容保入境证如日方中讪詈神采受耕庶品思寻悚惕苏东坡俗念夙世冤家堂断通爱通资土鸭枉直晚市文倒销肠酒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