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枉直的意思、枉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枉直的解释

曲与直。比喻是非、好坏。《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常使一人持囊随王车,人有言事者,即以书投囊中,王至宫发省,理其枉直。”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 于公 聪达,明於听断,小大以情,不失枉直。” 宋 苏辙 《四论熙河边事札子》:“今若不问枉直所在,兴忿恚之师,为必取之计,则 关 陕 兵祸,渐不可知。” 章炳麟 《菌说》:“若专以是非枉直相角,则天下皆恶直丑正者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枉直"是由"枉"与"直"构成的复合词,在汉语中具有哲学思辨色彩。《汉语大词典》将其解释为"曲与直,比喻是非、好坏"。该词最早可追溯至《论语·颜渊》"举直错诸枉"的辩证思想,后经《淮南子·修务训》发展为"循理而举事,推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事成而身弗伐,功立而名弗有"的处世智慧。

词义发展可分为三个层面:

  1. 本义层面:物理形态的弯曲与平直,《说文解字》释"枉"为"曲木也","直"为"正见也";
  2. 伦理层面:比喻行为品格的邪曲与正直,《荀子·王霸》强调"明分职,序事业,材技官能,莫不治理"的用人之道;
  3. 哲学层面:体现道家"曲则全,枉则直"的辩证思维,《老子·二十二章》通过"曲则全,枉则直"阐述事物对立转化的规律。

现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学术论述,如钱钟书《管锥编》论及"枉直相生"时,引证《文心雕龙·定势》"渊乎文者,并总群势;奇正虽反,必兼解以俱通"的文艺理论。教育部《古代汉语词典》将其列为重点文言实词,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以曲求直"的特殊语义现象。

(参考资料:《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2009年;《管锥编》三联书店2007年;《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20年)

网络扩展解释

“枉直”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多层次的解释:

一、基本含义

二、字义拆解

  1. 枉:本义为弯曲、不合理(如“矫枉过正”),引申为歪曲事实(如“贪赃枉法”)或徒劳无功(如“枉费心机”)。
  2. 直:本义为笔直、正直(如“刚直不阿”),与“枉”形成对立,代表正确或合理的方向。

三、引经据典

四、相关成语

五、使用场景


“枉直”既描述具体行为的无效性,也隐含对是非曲直的判断,需结合语境灵活理解。如需进一步探究古籍用例,可参考《后汉书》《抱朴子》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伯道之忧不象惭豹憯尽常安逞力尺竹伍符刀砺巅墆调话调妆洞晰短什敦化恶脸反躬放神奉地分争服务站诡谲无行过迷汉碑额熇暑贺召慧空禅院教令角钱酒京骥子橘柑俊逸愦闹连溢蘦落领事馆礼贤龙藏龙台螺纹悯悯内涵意义皮筏钱过北斗,米烂成仓牵扰寝瘵儒吏若涉渊冰三白鸟梢林生期事出有因石灰石遂疑铜驼巷伍部五汶雾兴云涌详録消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