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东坡”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别号。以下为详细解释: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祖籍河北栾城,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他一生经历丰富,曾官至翰林学士,但也因政治斗争多次被贬至黄州、惠州、儋州等地。
诗词风格
苏轼是豪放派词人代表,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词作意境开阔,情感激昂,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壮阔景象。
诗歌方面,他与黄庭坚并称“苏黄”,题材广泛,善用比喻,如“欲把西湖比西子”的清新之作《饮湖上初晴后雨》。
散文与赋
散文成就与欧阳修齐名,代表作《赤壁赋》《后赤壁赋》以深邃的哲思和优美的文笔著称。
苏轼在书法、绘画领域亦有极高造诣:
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生活困顿中于城东荒地(东坡)躬耕自足,遂自号“东坡居士”。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生平或作品,可参考权威来源如网页、、等。
《苏东坡》是一个以北宋文学家苏轼为名的词语,表示赞美和致敬苏轼的才华和成就。
《苏东坡》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苏:草字头,共7笔
东:一字头,共5笔
坡:土字头,共7笔
《苏东坡》源于苏轼的名字和字号,其中“苏”是他的姓氏,“东坡”是他的字号。作为北宋时期最具文学才华的文人之一,苏轼的文学成就和影响力使他成为文学界的巨人。
《蘇東坡》是《苏东坡》的繁体字写法。
在古代,字的形状和书写方式与现代稍有不同,所以苏轼的名字会有些变化。苏轼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的名字写作“蘇東坡”。
在古代和现代,我们可以使用《苏东坡》这个词语来赞美文学家和诗人的才华,例如:
他的文学作品就像是一篇篇《苏东坡》,流传至今。
苏家破产、东海大学、坡道
文学巨擘、文坛巨匠、文学名家
平庸无趣、无文化、无才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