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言胆大如斗。谓无所忌惮。语出《旧唐书·李昭德传》载 丘愔 劾奏 李昭德 语:“臣观其胆,乃大於身,鼻息所衝,上拂云汉。”
“胆大于身”是汉语中形容人勇气超凡的成语,字面指胆量超过身体体积,比喻行事果敢无畏。据《汉语大词典》释义,该词多用于描述“面对危险或挑战时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胆识”(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七版)。其典故可追溯至《晋书·杜预传》中“将军胆略过人,身未动而胆先至”,后经口语化演变形成四字结构。
现代用法中,该词常用于两类语境:一是褒义层面,如“救援队员胆大于身,深入震区废墟”(来源: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二是略带贬义的莽撞行为,如“他胆大于身独自夜潜深潭,实属冒险”。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该成语通过夸张的身体器官对比,强化了汉语表达的形象性,符合古汉语“以形喻志”的修辞传统(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成语演变研究》)。
“胆大于身”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1. 释义与比喻
该成语字面意为“胆量比身体还大”,比喻人无所忌惮、胆识过人,常用于形容行事极为大胆或自信到无所畏惧的状态。其核心含义与“胆大如斗”相近,但更强调胆量与身体比例的反差。
2. 出处与典故
源自《旧唐书·李昭德传》中丘愔弹劾李昭德的奏言:“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此处通过夸张手法,暗讽李昭德行事张扬、毫无顾忌。
3. 近义词与反义词
4. 用法与感情色彩
5. 补充说明
该成语在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属较为文雅的表达,常见于书面语或历史类文本中。需注意结合语境判断其褒贬倾向。
安常履顺保驾抱椠鄙意博望烧屯不介意裁遣惨事槌胸蹋地从欲迨至淡台大厦将颠棣棣多高独阴方相泛说風幌干渠勾死人过屋黄发垂髫黄芒瘴家祀解荐解印绶鸡飞狗叫警察与赞美诗竞走金题玉躞卷耳吭气宽猛并济括囊守禄两杖鼓离错另行莽鲁满目荆榛毛毛咕咕摸黑判裂蓬发牵动浅话乾食情宠盛溢深泥手法孰谏素信坛琖天山天池阗阗停笔梯巘猥冗下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