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大于身的意思、胆大于身的详细解释
胆大于身的解释
犹言胆大如斗。谓无所忌惮。语出《旧唐书·李昭德传》载 丘愔 劾奏 李昭德 语:“臣观其胆,乃大於身,鼻息所衝,上拂云汉。”
词语分解
- 胆的解释 胆 (膽) ǎ 人或某些动物体内器官之一,在肝脏右叶的下部:胆囊。苦胆。胆固醇。肝胆相照(指对人忠诚,以真心相见)。 不怕凶暴和危险的精神、勇气:胆量。胆气。壮胆。胆魄。胆大妄为(唅 )。 装在器物内
- 身的解释 身 ē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身躯。人身。身材。身段。船身。树身。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身世。献身。 亲自,本人:自身。亲身。身教。身体力行。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出身。身分(坣 )。身败名裂
网络扩展解释
“胆大于身”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1. 释义与比喻
该成语字面意为“胆量比身体还大”,比喻人无所忌惮、胆识过人,常用于形容行事极为大胆或自信到无所畏惧的状态。其核心含义与“胆大如斗”相近,但更强调胆量与身体比例的反差。
2. 出处与典故
源自《旧唐书·李昭德传》中丘愔弹劾李昭德的奏言:“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此处通过夸张手法,暗讽李昭德行事张扬、毫无顾忌。
3.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胆大包天、无所畏惧
- 反义词:胆小如鼠、畏首畏尾
4. 用法与感情色彩
- 语法功能:多作谓语或定语,用于描述人的胆识(例:“他行事胆大于身,令人咋舌。”)。
- 感情色彩:虽含褒义(赞胆识过人),但根据语境也可隐含贬义(指鲁莽或狂妄)。
5. 补充说明
该成语在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属较为文雅的表达,常见于书面语或历史类文本中。需注意结合语境判断其褒贬倾向。
网络扩展解释二
《胆大于身》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一个人胆子很大,敢于承担冒险的行为,超过了自身的能力和才智。
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月”和“又”,其中“月”表示肉体,而“又”表示手。它的笔画数为16画。
《胆大于身》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资治通鉴》这部历史书,其中写到韩幹在做官的时候,他的胆量大到与其身份地位不相符合,因此有了这个成语的出现。
繁体字的写法是「膽大如千斤」,它保留了原意,只是在字形上稍有不同。
在古时,汉字的写法可能会有所变化。例如在《康熙字典》中,也记录了这个成语的古体写法为「胆大如斗」。
以下是一个关于《胆大于身》的例句:张三虽然年轻,但他胆大于身,敢于挑战困难任务。
与《胆大于身》相关的组词有:胆大心细、胆大心小、心胆相照等。
《胆大于身》的近义词有:视死如归、胆大包天、身经百战等。
而与之相反的反义词则是胆小如鼠、避世离群等。
希望以上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