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囊守禄的意思、括囊守禄的详细解释
括囊守禄的解释
括囊:扎束袋口;守禄:守住官禄。指说话谨慎,只想保住个人禄位。
词语分解
- 括囊的解释 .结扎袋口。亦喻缄口不言。《易·坤》:“括囊,无咎无誉。” 孔颖达 疏:“括,结也;囊,所以贮物,以譬心藏知也。闭其知而不用,故曰括囊。” 汉 王符 《潜夫论·贤难》:“此智士所以钳口结舌,括囊共默
- 禄的解释 禄 ù 古代官吏的俸给:禄米。禄位(借指官职)。禄蠹(指追求官禄的人)。禄食。俸禄。无功受禄。 福:“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姓。 笔画数:; 部首:礻;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括囊守禄
释义:指官员为保全俸禄而明哲保身,遇事缄默避责,不敢直言进谏。
一、词义解析
-
字面拆解
- 括囊:语出《周易·坤卦》“括囊,无咎无誉”,字面意为扎紧口袋,引申为闭口不言、谨慎避祸。
- 守禄:指固守官位俸禄,唯求自保。
二者结合,形容官员因畏惧失禄而消极履职。
-
深层内涵
该词批判官僚体系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庸碌之风,强调官员为私利放弃责任,背离“兼济天下”的儒家为官准则。
二、典源与演变
三、权威工具书释义
- 《汉语大词典》:
“谓官员不敢直言,畏忌招祸,但求保住俸禄。”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第7卷)
- 《辞源(修订本)》:
“喻官吏因贪恋禄位而缄默避事。”
(来源:商务印书馆《辞源》)
四、文化批判意义
该成语承载中国古代对官僚体系的反思:
- 儒家视角:违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担当精神(《论语·宪问》)。
- 政治伦理:揭示“私利凌驾公义”的体制顽疾,如清代顾炎武《日知录》斥其“亡天下之道”。
参考资料
- 班固《汉书·王贡两龚鲍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 白居易《与元九书》(收录于《白居易集》,中华书局)
-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 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清刻本影印版)
网络扩展解释
“括囊守禄”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1. 发音与结构
- 拼音:kuò náng shǒu lù()
- 结构解析:
- 括囊:字面指扎紧口袋,比喻谨慎不言;
- 守禄:指固守官职俸禄,强调保守态度。
2. 基本释义
指官员因畏惧或私心,不敢进谏直言,只求保住自身地位和利益,含贬义。
3. 出处与背景
- 文献来源:出自《后汉书·崔寔传》:“或见信之佐,括囊守禄;或疏远之臣,言以贱废。”
- 历史语境:常用于批评官员在政治环境中明哲保身、不作为的现象。
4. 深层含义
- 引申自《易经》:“括囊无咎,无誉”(扎紧口袋不犯错,也不求赞誉),原为中性描述,后演变为贬义,强调消极避责。
- 近义词:明哲保身、尸位素餐;
- 反义词:仗义执言、直言敢谏。
5. 例句参考
- “像这种括囊守禄的官员,如何能匡救时弊?”()
- 古籍用法:“拜尘邀势,括囊守禄,从来长息,以为深耻。”(《旧唐书·王志愔传》)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完整出处,可参考上述来源网页。
别人正在浏览...
犴噬伯牧参革镵斧淳言赐帛错崔憺折得马失马靛花颠危东方生独豹钝头笔二分明月社风积作用干基鹳井闺阈国民果仁儿还面黄黄寖寖跼天蹐地矩范匡霸蓝莹莹临侵鸾舟面善鸣珂锵玉呶嚷儗似拟讬欧书磐牙培养棚橹疲顿旗麾穷辙热源蠕动山客蚀亏诗竹烁电书友送首岁月蹉跎铁橛头回偷刻晚老公餧饿为尔微气象学无始无终香火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