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败名的意思、败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败名的解释

败坏名声。《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姜 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后汉书·郭太传》:“ 史叔宾 者, 陈留 人也,少有盛名。 林宗 见而告人曰:‘墙高基下,虽得必失。’后果以论议阿枉败名云。”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三幕:“我们父子两代,为国为民尽忠尽孝,此心此志,誓与天地日月长垂永远,决不愿见子孙败名缺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败名”的汉语词典释义

败名(拼音:bài míng)是一个动宾结构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为损害名誉、败坏名声。该词属书面用语,多用于描述因不当行为导致个人或集体声誉受损的情形。

一、词义解析

  1. 本义:

    “败”意为破坏、毁坏(《说文解字》:“败,毁也”);“名”指声誉、名望(《说文解字》:“名,自命也”)。二者结合即“毁坏声誉”,强调行为对名誉的负面影响。

    例证: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败名之辱,非上所堪。”

    (注:此句指败坏名声的耻辱是上位者难以承受的。)

  2. 引申义:

    • 社会性贬损:指因过失或恶行遭到公众舆论谴责,导致社会评价降低。
    • 道德批判:隐含对行为主体道德缺失的批判,如《论语·子罕》所言“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反向呼应“败名”与道德背离的关联。

二、语源与古典用例

该词源自古汉语,多见于史书与儒家典籍,常与“丧德”“失节”并列,体现传统价值观中对名誉的重视:

三、近义词辨析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3年。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
  3. 《左传译注》,中华书局,2018年。
  4. 《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5.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7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3年。
  6. 汉典网(www.zdic.net)字形演化与用例库。

网络扩展解释

“败名”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ài míng,其核心含义指声誉受损、名声败坏。以下是详细解析:


基本含义


出处与经典用例

  1. 古代典籍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中记载,姜氏劝诫重耳:“怀与安,实败名。” 意为贪恋安逸会毁坏名声。
    • 《后汉书·郭太传》提到史叔宾因“论议阿枉”(不公正的言论)导致“败名”,印证了言行对名誉的影响。
  2. 现代引用
    郭沫若在《南冠草》中写道:“决不愿见子孙败名缺德”,体现对道德传承的重视。


使用场景与示例


近义与反义词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败名”不仅描述名誉受损的结果,更隐含对道德与行为的反思,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现代用例,可参考《左传》《后汉书》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安静白衣民族宝埒备礼北学摽目傧赞豺狐之心扯线宫戏厨船殚思极虑地球化学烦怨愤怼伏击负阴抱阳戆闇冈坡各各古北诡逸亨人怀铅提椠荒陋宦橐架犂兼临矜哀荆岑棘人九堰酒糟脸伉王理语龙凤菜麦英冒乱盟缘墨场没地里牛角号暖心话平谳谱儿铺衍清郎轻煤溶蚀萨玛逝运涮锅子岁腊填拊条决通辩通谈偷春体抟香弄粉无为之治斆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