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齐 尚书郎 袁聿脩 ,因其清廉,故称。《北史·袁聿脩传》:“初, 聿脩 为尚书郎十年,未曾受升酒之遗。尚书 邢邵 与 聿脩 旧款,每省中语戏,常呼 聿脩 为清郎。”后用以指清廉的郎中。 唐 李商隐 《为荥阳公桂州举人自代状》:“从外府而允称贤佐,立中臺而克号清郎。”
“清郎”是一个历史典故性词语,具体含义及背景如下:
基本词义
指北齐尚书郎袁聿修,因其为官清廉而得名。据《北史·袁聿脩传》记载,他在担任尚书郎的十年间,未曾接受过任何馈赠,连一升酒的礼物都未收受。
历史出处
该词源自北齐同僚邢邵对他的戏称。邢邵在官署中常以“清郎”称呼袁聿修,既是对其廉洁品行的认可,也带有友人间的调侃意味。
后世扩展用法
唐代后,“清郎”逐渐演变为对清廉官员的泛称。例如李商隐在《为荥阳公桂州举人自代状》中,用“清郎”代指品德高洁的郎中(官职)。
补充说明:该词现代已不常用,主要用于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中指代廉洁官吏。其核心内涵强调官员拒绝受贿、坚守操守的品质。
清郎是一个汉语词语,可以拆分为“清”和“郎”两个部分。它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水”和“阝”,有10笔画。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中,清郎是贾宝玉的别称,意为清秀的男子。
在繁体字中,清郎的写法和简体字一样。
根据古时候的汉字写法,清郎的汉字写作“淸郎”。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他是个清郎,长相俊朗。
2. 清郎不但英俊,而且才华出众。
组词:清澈、清爽、清秀。
近义词:美男子、俊男。
反义词:丑男子、笨男。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