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矜哀的意思、矜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矜哀的解释

哀怜。《左传·成公十三年》:“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 汉 荀悦 《申鉴·政体》:“故先王之刑也,官师以成之,棘槐以断之,情讯以宽之,朝市以共之,矜哀以恤之。”《隶释·汉蜀郡属国辛通达李仲曾造桥碑》:“皇辟矜哀下民,命彼喉舌,拜我明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矜哀”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古典色彩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为“怜悯、同情”,常指对他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哀怜。该词由“矜”与“哀”两个语素构成:

  1. “矜”在古汉语中通“怜”,《说文解字》释为“矛柄也”,后引申出怜悯、慎重之义,如《诗经·小雅》中“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2. “哀”本义为悲痛,《尔雅》注“哀,怜也”,二者组合强化了情感浓度。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如《左传·成公十三年》载“君若矜哀,徼福于先君”,表达请求对方施予怜悯的语境。现代使用中,“矜哀”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创作,例如描述对弱势群体的悲悯情怀,具有庄重凝练的修辞效果。其词义与现代汉语“哀矜”可互通,但“矜哀”更凸显主动施予同情的态度。

权威典籍中,《后汉书·周荣传》有“矜哀孤弱”的表述,《汉语大词典》亦收录该词条,释义为“哀怜”(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第二版)。词性属动词,常接宾语构成动宾结构,如“矜哀苍生”“矜哀孤寡”。

网络扩展解释

“矜哀”是一个古典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矜哀”意为哀怜、怜悯,强调对他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与关怀。该词由“矜”(怜悯)和“哀”(悲伤)组合而成,整体表达感同身受的悲悯之情。

二、古典文献用例

  1. 《左传·成公十三年》:
    “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
    此处“矜哀”指请求对方怜悯自身处境,带有恳切之意。
  2. 《申鉴·政体》(汉·荀悦):
    “情讯以宽之,朝市以共之,矜哀以恤之。”
    强调通过同情与体恤来治理百姓。

三、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代文书或正式语境,如外交辞令、政论文章等,表达对弱势群体或他人苦难的共情。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可在文学创作或历史研究中见到。

四、近义词辨析

“矜哀”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情感深度。如需进一步探究,可查阅《左传》《申鉴》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绑匪冰井台蚕眉孱僮晨风琱弓放灯幡纸飞散凤琴负逆负重含污宫丁怳悸鹘兀脚费椒瑛介众筋根急症开緑灯抗直考实块儿阃室枯霜力所不逮龙榜龙媒毛窍麻纸梅花墅门当户对淼茫明器摩肩击毂模写匿光泼男泼女瀑水签厨切心请祷轻猛清穆蘧甯人中日记帐日色融显三闾神术释儒姒娣通化嗢咿伪撰小花样嚣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