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贝甲的意思、贝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贝甲的解释

贝壳。古以 南海 等地所产者为宝。 唐 刘蜕 《献南海崔尚书书》:“夫 南海 实筦榷之地,有金珠、贝甲、脩牙、文犀之货,非茂德廉名,国家尝重其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贝甲是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的复合词,其具体释义需结合古代文化及生物学背景:

一、古代占卜与货币用具(本义)

指贝币与甲骨的合称,是商周时期重要的宗教祭祀与经济活动载体:

  1. 贝(贝币):

    原指海贝,在先秦作为原始货币流通,象征财富。《汉语大词典》明确记载“贝”为“古代货币”,《辞海》补充其因稀缺性被赋予货币职能,常见于商代墓葬陪葬品中。

  2. 甲(甲骨):

    特指龟甲或兽骨(如牛肩胛骨),用于占卜刻辞。《甲骨文合集》指出古人灼烧甲骨产生裂纹(“兆”),据此判断吉凶并记录文字,是现存最早的汉字系统。

二、软体动物的硬壳(引申义)

现代生物学借指双壳纲动物(如蛤蜊、牡蛎)的钙质外壳:


权威来源参考: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郭沫若. 《甲骨文合集》. 中华书局, 1978-1982.
  3. 中国科学院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动物志·无脊椎动物卷》. 科学出版社, 2011.

网络扩展解释

“贝甲”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指贝壳,特指古代南海等地产出的珍贵贝壳,常被视为宝物或货币。例如唐代文献记载:“有金珠、贝甲、脩牙、文犀之货”(刘蜕《献南海崔尚书书》)。

二、字义拆解

三、使用注意 需注意个别来源(如)将“贝甲”误释为形容不修边幅的成语,但权威典籍与多数文献均无此用法记载,该说法可信度较低。建议以贝壳相关释义为主。

扩展知识:古代南海地区(今中国广东、海南等地)因盛产珍稀贝类,贝甲常被用作贡品或贸易品,具有经济与文化双重价值。

别人正在浏览...

百疾百羞白玉楼巴苴表链残棋残霞层出谄谩车鞅出迎翠蛟摧拉粗强道班大事不糊涂电站东山谢氏督战恩化发狠坊院番木鳖奉表分胙附逆甘膳工交呱呱叫画沙印泥櫼栌鉴原剿民驾头杂剧节钞京储敬授民时桊枢克忠狂涛骇浪款关沥陈霖沥六神不安钤奴岐黄庆士青阳腔琼畟穷难染风习俗姌姌饰纹探口风腾倒贴身子外氅万马齐喑物论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