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楚望台的意思、楚望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楚望台的解释

见“ 楚王臺 ”(2)。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楚望台是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的一处历史地名,其名称可从汉语词义与历史背景两方面解析:


一、汉语词义解析

  1. "楚"

    指古代楚国地域(今湖北、湖南一带),或代指湖北地区。如《辞源》释"楚"为"周代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辖地主要在今两湖"¹。

  2. "望"

    本义为登高远眺,引申为军事瞭望、观测之所。《说文解字》注:"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后衍生出"观察哨台"之意²。

  3. "台"

    指人工修筑的高耸建筑,多用于军事防御或观象,如瞭望台、烽火台。《汉语大词典》释为"高而平的建筑物"³。

    综上:"楚望台"可直译为"楚国故地的瞭望台",反映其作为军事要塞的功能。


二、历史背景与权威记载

楚望台因武昌起义(1911年)成为近代史关键地标:


三、文化意义

"楚望"二字暗合"楚地守望"之意,既呼应地理归属,亦隐喻近代湖北在革命中的先锋角色,如《湖北省志》称其"凝聚荆楚精神之要所"⁶。


参考资料

¹ 《辞源》(商务印书馆)"楚"字条

²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³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⁴ 《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

⁵ 武汉市文物局《楚望台遗址保护规划》(2015)

⁶ 《湖北省志·文物名胜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网络扩展解释

“楚望台”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词汇,既指向具体的历史遗址,也衍生出文化意象。以下是综合史料和现代考据的详细解释:

一、历史起源与词义演变

  1. 明代藩王典故
    楚望台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由楚昭王朱桢建造。朱元璋第六子朱桢就藩武昌后,常于梅亭山(今武昌起义门东侧)遥望南京以寄思父之情,故立“楚望台”。该名称中的“楚”指代朱桢的封地楚地,“望台”即瞭望高台,字面意为“楚王遥望帝京之台”。

  2. 成语化引申
    后世将“楚望台”引申为成语,比喻离乡之人对故土的深切怀念,如“站在高台望故乡”的意境。这一用法多见于文学作品,承载着中华文化中“思乡怀远”的情感表达。

二、地理与历史地位

三、现状与文化传承

现存遗址经2011年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修缮,增设刻录起义史料的风雨长廊,被列为国家AAAA级景区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历史脉络从藩王思亲到革命烽火,浓缩了武昌600余年的变迁,成为兼具怀古与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标志性遗址。

别人正在浏览...

遍体鳞伤壁居不在乎朝阳丹凤纯厚此动彼应打当面鼓谛分审布纲佐赶紧搁不住狗彘不食其余龟契孤鸾国葬哗沸坏彻火囤活鬼头佳儿佳妇济寒赈贫恐惶苦衷来禽连鶣廖廓灵杵绿惨红销买空仓马牧美才蒙瀎瞢然面粉螟立命里注定盘拏鹏壑朴騃千金一刻迁于乔木碁逢敌手倾阳气味相投弃文存质驱石僧衣跚橇生命神怒人怨束椽为柱谁差天慧甜头调鼎通关藤卧蓐夏令仙娥河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