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狗猪不食其餘 ”。
“狗彘不食其余”是一个贬义成语,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连猪狗都不屑食用其剩下的东西,带有强烈的道德批判色彩。以下是详细解析:
该成语字面意为“狗和猪都不吃他剩下的食物”,比喻某人的行为卑劣到连动物都厌恶。常用于斥责忘恩负义、不择手段之徒,如《汉书·元后传》中以“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痛斥篡夺汉室江山的王莽家族。
出自东汉班固《汉书·元后传》。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在痛斥侄子王莽篡位时,用此语表达对家族背叛行为的愤恨:“既无以报,受人孤寄……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 这一典故成为后世批判奸佞的经典引用。
成语不仅强调道德败坏,还暗含“众叛亲离”的后果。如创作的古诗中,以“狗彘不食其残馐”批判贪婪无度者,警示其终将被唾弃。
注:若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汉书》原文或宋代《玉照新志》等古籍。
《狗彘不食其余》是一句成语,用来形容狡诈贪婪的人只顾自己,不肯让利给他人。在这个成语中,“狗彘”指的是狗和猪,两者都是贪婪的动物,而“其余”表示其他的,即除了自己以外的事物。因此,这句成语意味着狗和猪自己不吃剩余的食物,而只顾自己的利益。
成语《狗彘不食其余》的拆分部首是“犬”和“彳”。其中,“犬”是狗的部首,表明了与狗有关;“彳”是行走的部首,表示了与行为有关。
此外,《狗彘不食其余》的笔画分别是5画、7画、2画、6画、8画。
《狗彘不食其余》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周礼·秋官·司食》一书中,原文如下:“众彘犬不食其羞。”这里的“众彘犬”指的是大家养的猪和狗,而“不食其羞”表示它们只顾自己,不去吃剩余的食物。
《狗彘不食其余》的繁体字写作「狗豬不食其餘」。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狗彘不食其余》的古代写法是「狗豬不食其餘」,其中的“豬”表示猪。
这位商人只顾自己利益,根本不顾及其他合作伙伴,真是个典型的狗彘不食其余。
狗粮、狗窝、猪肉、猪圈等。
自私自利、只顾一己、不顾大局、无视他人等。
乐于助人、关心他人、乐于分享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