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汉 马瑶 的别号。《后汉书·逸民传·马瑶》:“ 慎 同郡 马瑶 隐於 汧山 ,以兔罝为事,所居俗化,百姓美之,号 马牧先生 焉。” 清 钱谦益 《移居》诗:“隣里依依留 马牧 ,诸生落落从牛车。”
(2).牧苑;牧场。《晋书·怀帝纪》:“﹝ 永嘉 元年﹞夏五月,马牧帅 汲桑 聚众反,败 魏郡 太守 冯嵩 ,遂陷 鄴城 。”《晋书·姚萇载记》:“ 萇 惧,奔於 渭 北,遂如马牧。”《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马牧,牧马之地,犹 汉 之牧苑也。” 元 耶律楚材 《读唐史有感复继张敏之韵》:“马牧初蕃息,民编莫校量。”
“马牧”一词在汉语中有两层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据《后汉书·逸民传·马瑶》记载,马瑶因隐居汧山并以捕兔为生,其德行感化乡里,被百姓尊称为“马牧先生”。这一别号体现了古人对隐逸高士的敬称传统,如清代钱谦益的诗句“隣里依依留马牧”也引用了此典故。
“马牧”在古代文献中常代指养马的场所,如《晋书·怀帝纪》提到“马牧帅汲桑聚众反”,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时解释为“牧马之地,犹汉之牧苑也”。元代耶律楚材的诗句“马牧初蕃息”则描绘了牧场繁盛的场景。唐代马牧业发展至顶峰,民间与国家养马均呈现繁荣景象。
《马牧》指的是马的饲养和管理。
《马牧》的拆分部首是马(马的马,马字边上有两个点)和牛(牛的牛,两个角连在一起),共计8个笔画。
《马牧》一词来源于古代汉语,指的是关于马的饲养和管理的工作。
《马牧》的繁体字为「馬牧」。
在古时候,马的马字边上的两个点曾写作两个竖直的线,牛的牛字边上的两个角也分别写作两个小竖线,整体形状与现代相似。
1. 他投身于马牧事业,成为了一名经验丰富的马医。
2. 他在农场负责马牧工作,确保马的健康和生活品质。
组词:马场、马医、马术、牛牧
近义词:饲马、马养
反义词:牧马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