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祸淫的意思、祸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祸淫的解释

谓淫逸过度,则天降之以祸。语出《书·汤诰》:“天道福善祸淫。” 蔡沉 集传:“天之道,善者福之,淫者祸之。” 晋 刘琨 《答卢谌》诗:“天地无心,万物同涂;祸淫莫验,福善则虚。” 南朝 梁 刘孝标 《辨命论》:“呜呼,福善祸淫,徒虚言耳!”《隋书·炀帝纪下》:“歷年永久,恶稔既盈,天道祸淫,亡徵已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祸淫是汉语中的复合词,由“祸”与“淫”二字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上天或天道对放纵邪恶者施加惩罚,强调因果报应的伦理观念。以下从释义、源流及典籍用例展开分析:


一、字义溯源

  1. 祸(huò)

    《说文解字》释为“害也,神不福也”,本指灾害,引申为降灾惩罚。

    例:《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2. 淫(yín)

    《说文》注“浸淫随理也”,本义为浸渍,后衍生出“过度、放纵”之义,如《尚书·大禹谟》:“罔淫于乐。”特指沉溺恶行。


二、复合词释义

“祸淫”属动宾结构,意为“降祸于淫恶之人”,常见于儒家经典,表达“天道惩恶”的伦理观:


三、文化内涵

  1. 伦理警示

    如《国语·周语》:“祸淫在民”,强调统治者若纵欲害民,必遭天谴。

  2. 哲学延伸

    宋代朱熹《中庸章句》引申为“天理昭彰,报应不爽”,融入理学天命观。


四、现代汉语承袭

《汉语大词典》归纳其义为:

“谓上天降祸于淫恶之人。”

现代用法多见于学术及文学语境,如章炳麟《訄书》:“天罚所不及,祸淫亦无术。”


典籍来源: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2. 《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
  3. 孔颖达《五经正义》
  4. 《国语译注》(中华书局)
  5.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6.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7. 章炳麟《訄书》(三联书店)

网络扩展解释

“祸淫”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经典文献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有明确记载。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解释:

1.基本释义

“祸淫”指因过度放纵、淫逸而招致灾祸,强调天道的因果报应观。该词出自《尚书·汤诰》的“天道福善祸淫”,意为上天会赐福行善者,降祸于淫逸过度者。

2.经典出处与注释

3.古代文献中的引证

4.相关伦理观念

“祸淫”与“福善”共同构成传统道德观,警示人们节制欲望、遵循伦理规范。这一思想影响了后世对个人行为与社会治乱的评判。

5.总结

“祸淫”既是对个人行为的规劝,也反映了古代“天人感应”的哲学观。其核心在于强调道德自律与自然法则的统一性,具有鲜明的文化警示意义。

别人正在浏览...

挨三顶五闇黮虣世筚路蓝缕波路侧陋察察成气候侈长出姓道头会尾电大攧竹敌卤第却烦闷发型沸天枌巷夫襓嘎然耿饼鸿庇淮南黄绢桕脂快活三坤牛敛版立教美人计民德谋询捺杀因宁昌排困旁师漂轻扦子敲榜敲丧钟起官清纯秦祸穷途求娉日昨容忍荣猨神物石骨时手蜀雓四解饲秣素将屯乱徍徥涡轮机贤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