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麤衰的意思、麤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麤衰的解释

一种最重的丧服。用最粗的麻布制成。 汉 贾谊 《新书·六术》:“故復有麤衰、齐衰、大红、细红、緦麻,备六,各服其所当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麤衰(cū cuī)是古代丧服制度中的一种粗麻服饰,属于“五服”体系中较低等级的丧服类别。其名称由“麤”(粗的异体字)与“衰”(同“缞”,丧服)构成,字面指用粗麻布制成的素衣,体现服丧者与逝者较疏远的亲属关系。

一、字形结构与本义

“麤”由三“鹿”叠合,象征群鹿疾行扬尘的粗糙意象,引申为粗疏、简朴之意(《说文解字》鹿部);“衰”甲骨文象草编雨衣形,后假借为丧服名(《仪礼·丧服》郑玄注)。二字合称特指粗制丧服。

二、历史背景与文献出处

《礼记·丧服小记》记载:“麤衰,诸侯为天子服也。”表明其用于臣子为天子服丧的特定场景,麻布密度低于最高等级的“斩衰”。东汉郑玄注《仪礼》时强调,麤衰以“牡麻”为原料,缝制工艺较简,体现礼制中的亲疏等级差异。

三、使用场合与形制特征

据《周礼·春官·司服》记载,麤衰多用于外亲或政治从属关系的丧礼,服期一般为三个月。其显著特征是布料未经细致加工,边缘不缝缉,区别于精织的“齐衰”。唐代贾公彦疏证指出,此类丧服在春秋时期已形成明确的穿戴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麤衰”是古代丧服制度中的专有名词,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字义解析

    • 麤:同“粗”,指未经细致加工的麻布。
    • 衰(cuī):古代丧服的一种,读音为cuī,与“缞”通假,指用粗麻布制成的衣物。
  2. 整体含义
    指古代五种丧服(五服)中最重的一等,用最粗的麻布制成,服期通常为三年,用于子为父、臣为君等最亲近的亲属关系。


二、历史与文献依据

  1. 典籍记载

    • 汉代贾谊《新书·六术》提到:“故復有麤衰、齐衰、大红、细红、緦麻,备六,各服其所当服”,说明其等级高于其他丧服。
    • 《周礼》《左传》等文献中,“衰”作为丧服的记载,进一步佐证了其礼制背景。
  2. 礼制功能
    通过丧服材质粗细区分亲疏等级,体现儒家“慎终追远”的伦理观念。


三、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丧服制度,可查阅《仪礼·丧服》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薄莫鞭长不及马腹俵扬补辑惭叹阊阖风孱微穿崩戴圆履方东床独阳犯对坊间飞鸾翔凤夫君傅御负冤呱泣贵古贱今河溓海晏鹤楼何起鸿鸟滑烈黄本歡头伽利略激昂浇慝惊弓之鸟静深龛室魁脍六欲落霞麻酥糖敏绝木标平素日余戎级设论深宅大院社坛首尾相连算略素景夙龄粟文胎字亭决晩粳卫布舞弊营私无航舞衫歌扇险德孝孙消摇屑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