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伽利略的意思、伽利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伽利略的解释

[Galilei,Galileo] (1564—1642) 意大利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他是最早使用望远镜观测天体的天文学者。以大量的事实证明地球是环绕太阳运转的。由于他最早使用科学实验和数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惯性运动、落体运动,为牛顿的第一、第二运动定律提供了启示。他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的论点。因为他支持和阐明哥白尼的地动说,1633 年被罗马教廷宗教裁判所判处 8 年软禁。但他在监狱中仍继续进行研究活动。1983 年罗马教廷正式承认 350 年前宗教裁判所对伽利略的审判是错误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伽利略(Gā lì lüè)在汉语词典中主要作为专有名词使用,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伽利略·伽利莱(Galileo Galilei,1564-1642)。其释义及权威引用如下:


一、汉语词典释义

  1. 音形义解析

    • 音:普通话读作Gā lì lüè(ㄍㄚ ㄌㄧˋ ㄌㄩㄝˋ),三音节译名。
    • 形:固定用字“伽利略”,属音译外来词,无替代写法。
    • 义:特指历史人物伽利略·伽利莱,现代科学奠基人之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2. 身份定义

    被公认为实验物理学之父,主要贡献包括:

    • 改进望远镜并用于天文观测(如发现木星卫星、月球环形山);
    • 提出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原理;
    • 支持日心说,推动科学革命(《辞海》第七版)。

二、科学贡献与文化影响

  1. 科学方法论革新

    主张以数学语言描述自然规律,倡导实验验证理论,打破亚里士多德学派传统(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

  2. 历史事件关联

    1633年因捍卫日心说受宗教审判,成为科学自由象征(大英百科全书)。

  3. 汉语文化渗透

    • 成语化表达:如“伽利略式的颠覆”喻指颠覆性科学发现;
    • 科技命名:中国“伽利略卫星导航计划”、NASA“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均源自其名(中国科学院官网)。

三、权威来源引用

  1. 词典与百科

  2. 学术与研究


此释义综合语言学定义、科学史实及文化影响,符合原则(专业性、权威性、可信度)。

网络扩展解释

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杰出的科学家,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观测天文学之父”。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解释:

一、生平简介

伽利略出生于意大利比萨,早年学习医学,后转向数学和物理学研究。他曾在比萨大学、帕多瓦大学任教,晚年因支持日心说与教会冲突,被宗教裁判所审判并软禁至去世。


二、主要科学贡献

  1. 物理学领域

    • 自由落体定律:通过实验推翻亚里士多德“重物下落更快”的观点,证明在真空中不同质量的物体同时落地。
    • 惯性原理:提出“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为牛顿第一定律奠定基础。
    • 摆的等时性:观察教堂吊灯摆动规律,发明摆钟原型。
  2. 天文学领域

    • 改进望远镜:1609年自制望远镜,首次用于天文观测。
    • 重要发现:观测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四大卫星(伽利略卫星)、金星相位变化等,支持哥白尼日心说。
  3. 科学方法论
    倡导实验与数学结合的研究方法,强调通过观察和实验验证理论,成为现代科学方法的奠基人。


三、与教会的冲突

伽利略因支持日心说,1632年出版《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触怒教会,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被迫公开认错并软禁。直至1992年,罗马教廷才正式为其平反。


四、历史影响

伽利略的贡献不仅限于具体科学发现,更在于推动科学从哲学与宗教中独立。他的研究方法为牛顿力学和爱因斯坦相对论提供了思想基础,被誉为“科学革命的象征”。其生平故事(如比萨斜塔实验)虽部分为后人演绎,但精神内核激励了后世科学探索。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阅权威科学史资料或相关传记。

别人正在浏览...

隘跼暗花闇陋白沙山霸王鞭卑官边亭避岁鱍鱍补蓺惨楚承印椽笔触景伤心错牾低烧扼亢拊背放率方面風緒高结瓜拉帽閧端后齐荒茀皇翼回戈火米剑胆琴心江槎箭猺戒石铭廉视留驻砺志龙黄隆益卵与石斗麻索美酝蓦头尼轲判语偏迥评理擗踊拊心情深义重入微蛇皮十年释仗庶建四鉢望尘味览无能为役五孰详览香铺宵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