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厝置的意思、厝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厝置的解释

措置,处理。 宋 曾巩 《救灾议》:“至於给授之际,有淹速,有均否,有真伪,有会集之扰,有辨察之烦,厝置一差,皆足致弊。”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厝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以从字源和用法两方面进行解析:

  1. 核心释义:

    • 安置;停放。指将某物(尤其指棺柩)暂时性地、非永久性地安放或停放在某个地方。
    • 核心区别:与一般的“放置”相比,“厝置”通常带有临时性、未定或待处理的意味,尤其常用于指停放灵柩以待正式安葬。
  2. 字源解析:

    • 厝 (cuò):
      • 本义指磨刀石。《说文解字》:“厝,厉石也。” 段玉裁注:“厝,今字作错…错,金涂也。”
      • 引申义为安置、放置。《列子·汤问》:“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两座山,一座安置在朔方东部,一座安置在雍州南部。)这个引申义成为“厝”最常用的含义之一。
      • 特指停柩待葬。《宋史·范纯仁传》:“诏许其归葬,其子欲厝故乡,后竟葬河南。”
    • 置 (zhì):
      • 本义指赦免、释放。《说文解字》:“置,赦也。”
      • 引申义为安放、搁置、设立。《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这个引申义是其最常用的含义。
    • 组合义:将“厝”的“(临时)安置、停放(尤指灵柩)”与“置”的“安放、搁置”结合起来,“厝置”一词就强调了临时性地安放、搁置某物(特别是棺柩)这一动作及其状态。
  3. 典型用法与语境:

    •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属于书面语或古语词。
    • 其最典型的语境是描述棺柩在正式下葬前的停放状态。例如:“因战乱未平,先人灵柩只得厝置祠堂多年。”
    • 也可用于指其他物品的临时搁置,但较少见。例如:“此批文物价值连城,需妥善厝置,待专家鉴定后再行处理。”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厝置”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解析:

  1. 基本含义
    该词意为措置、处理,强调对事务的安排或应对措施。例如宋代曾巩在《救灾议》中提到:“厝置一差,皆足致弊”,指若处理不当会导致问题()。

  2. 字义拆分

    • 厝(cuò):本义为安置、放置,如“厝火积薪”;也指停柩待葬或浅埋,如“浮厝”。
    • 置(zhì):意为搁置、布置,如“安置”“置之不理”。
      组合后,“厝置”更侧重于系统性的安排或处理()。
  3. 文献出处与用法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如曾巩的政论文章,用于描述政策实施中的复杂情况,隐含对细节把控的要求()。

  4. 现代适用性
    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但在研究古文或特定语境(如历史、文学领域)时可能涉及。

  5. 注意区分
    部分网络解释将“厝置”误作“困住某人”的成语,此说法缺乏权威文献支持,建议以经典释义为准()。

总结来说,“厝置”是一个具有历史深度的词汇,核心含义为妥善处理事务,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若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宋代政论文集。

别人正在浏览...

稗史白云亭彪口鼈灵抪徧部别裁军柴草冁衮锄头赐对单根独苗断井頽垣堵缝茷茷嘎调噶拉干麨贯战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骨鼻沽名吊誉瞽瞍黑盒子皇舆僵燥胶臘假人假义纪略举案齐眉郡门跙踏钜望开燠腊酎笼利漏子芒背沐发木桃披心相付千里莼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骚肠折箭深輮参商私官套裤讨惹厌阘宂同训土候坨子文术乌鹊桥险不闲不容缓仙木小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