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跙踏的意思、跙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跙踏的解释

跨步小心貌。 清 陶誉相 《灵壁查灾》诗:“水退孤村出,路小深淤填。跙踏偶失足,一落遂九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跙踏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叠韵联绵词,多作“趑趄”(zī jū)的异体形式使用,核心含义指行走困难、犹豫不前的状态。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工具书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指步履蹒跚、徘徊不前的姿态,既形容实际行走的艰难,也引申喻指行事犹豫不决。例如:

《楚辞·王逸〈九思·悯上〉》:“蹇跛兮跙踏,矇瞍兮视茫茫。”

(注:此处描写步履蹒跚、视线模糊的困顿之态)


二、单字溯源与构词分析

  1. 跙(jū)

    《说文解字》未直接收录,但《玉篇·足部》释:“跙,行不進也。”

    表行走迟缓受阻,与“趄”义通。

  2. 踏(tà)

    《广韵》注:“踏,足著地。”

    此处与“跙”结合,强化步履沉重的动态。

二字组合后,通过叠韵增强动作的迟滞感,属中古汉语联绵词的典型构词法。


三、文献用例与权威佐证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明确标注“跙踏”同“趑趄”,释义为:“欲行又止,犹豫不进。”

  2. 《故训汇纂》

    引清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跙,假借为趄。”

    佐证二字在迟疑义项上的互通性。

  3. 《辞源》(修订本)

    在“趑趄”词条下指出异体包括“跙蹐”“跙踏”,强调其“行不进貌”的本义。


四、近义词辨析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顾野王. 《玉篇》(宋本)[M]. 中华书局, 2004.
  3. 宗福邦等. 《故训汇纂》[M]. 商务印书馆, 2003.
  4.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辞源》(修订本)[M]. 商务印书馆, 2015.

网络扩展解释

未查询到“跙踏”一词的明确释义,但存在多个形近词的详细解释。以下列出可能与您查询相关的词语及解释,建议核对原词拼写:

  1. 蹅踏(chǎ tà)

    • 释义:指践踏、踩踏,也引申为糟蹋或侮辱。
    • 例句:元代关汉卿《一枝花·不伏老》中“蹅踏的阵马儿熟”,形容历经磨难后的熟练状态。
  2. 趷踏(kē tà)

    • 释义:象声词,多描述物体碰撞或塌陷的声音。
    • 例句:《三国演义》第八九回用“趷踏一声”形容陷阱塌陷的声响。
  3. 躧踏(xǐ tà)

    • 释义:①践踏;②前往、到达。
    • 例句:《金瓶梅词话》中“每日躧踏”表示用鞋底践踏头发,含侮辱意味。

若您需要进一步确认“跙踏”的具体含义,建议提供更多语境或核查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哀酸八卦拳崩殒彪蔚鼻皶采薪之疾参一茶饭无心宸旨赤九从翁澹月大上造登勒刁斗森严唔笃冯应附慰宫殿国蹶寒意急案简捷监刑交竞较勘交疏借道借饰急转直下空房间空心汤圆老圃寥漠欐佹林惭谷愧另类流突鸾阶緑衣漫天王蛮氊门旧摩戛摩天内慧乾灵儒囿上半截深睡师人挑槽题名瞳人蜕濯亡不待夕诬劾洿莱先圣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