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切脉部位名。两手掌后一寸桡动脉处。凡肝、心、脾、肺、肾之脉皆会于此。也叫“气口”或“脉口”。《难经·一难》:“寸口者,脉之大会。” 晋 王叔和 《脉经·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名曰寸口。” 雨林 《中医的脉象》:“中医看病时,都要叫病人把手放在脉枕上,用三个指头在两手前臂的桡动脉上切脉,这个部位叫‘寸口’。”
寸口是中医脉诊的核心部位,指手腕桡动脉搏动处,属于"三部九候"切脉法中的独取寸口诊法。据《黄帝内经·素问》记载,寸口脉可反映人体气血盛衰及脏腑功能状态。其具体含义可从三方面解析:
一、解剖定位 寸口位于手腕横纹下一寸(同身寸),桡骨茎突内侧的桡动脉搏动点。《难经·一难》明确指出:"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强调此处为十二经脉气血交汇之处。
二、分部对应
三、诊脉要诀 《诊家枢要》提出诊脉需"举按寻"三法结合,即轻触皮肤为举,稍加压力为按,推寻至骨为寻,通过三部九候的脉象变化判断疾病表里寒热虚实。现代《中医诊断学》将寸口脉象归纳为28种基本脉型,构成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
“寸口”是中医术语,指手腕部桡动脉的诊脉部位,具有以下核心含义和延伸解释:
寸口位于两手掌后一寸的桡动脉处(约桡骨茎突内侧),是中医切脉的重要部位,汇集肝、心、脾、肺、肾等经脉气血,故又称“气口”或“脉口”。
寸口属于手太阴肺经的动脉。因肺主气、朝百脉,且肺经起于中焦脾胃(气血生化之源),故寸口脉象可反映全身脏腑气血的盛衰和病理变化。
在成语中,“寸口”偶尔引申为极狭小的空间,但此用法较罕见,中医领域仍以诊脉含义为主。
如需进一步了解诊脉方法或历史文献(如《难经》《脉经》),可参考权威中医典籍或专业解读。
不稽补削采葑采菲操弹吃现成饭箠杖瓷砖厝念呆词达丧邸将放火反音敷衍改革刚骾告疾共心鼓笔归里海客乘槎寒冬寒餧俭宝将胸比肚鉴证介白景语究办局部开建槺梁枯砚镭射气禄糈枚举縻绠逆子峭绝洽闻起处弃力亲累攘服热嘴荣芬三成山蜜奢香十恶五逆时子守方説念俟伏斤泝涉天关天主国下策相击骁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