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存济的意思、存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存济的解释

(1).救济;救助。《北史·房景远传》:“ 景远 字 叔遐 ,重然诺,好施与,频岁凶俭,分赡宗亲,又於通衢以饲饿者,存济甚众。” 元 无名氏 《刘弘嫁碑》第四折:“当日无倚之时,投奔於伯伯门下,蒙伯伯收留存济。”《明史·陈锐传》:“ 淮 扬 饥疫,煮糜施药,多所存济。” 清 吴伟业 《咏古》诗之六:“破家相存济,百口同安危。”

(2).过活;度日。《周书·宣帝纪》:“闰月乙亥,詔 山东 流民新復业者,及 突厥 侵掠家口破亡不能存济者,竝给復一年。” 宋 范仲淹 《奏乞免关中支移二税》:“数年以来,科率百端,民力大困,州县督责,不能存济。”《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家中又无积蓄,捱到十年之外,衣单食缺,万难存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牛成章》:“母不能贞,货产入囊,改醮而去,遗两孤,难以存济。”

(3).活路、生路。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二折:“徧长空六出花飞,不停间雪儿紧风儿急,这场冷,着我无存济。”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二折:“哎呀,这是明明的欺负俺高堂老母无存济。”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三折:“想当初在 云梦山 中把天书习,定道是取将相能容易,谁知有这日,生把俺七尺长躯打灭的无存济。”

(4).消受,安享。 元 无名氏 《隔江斗智》第二折:“这 荆州 我亲身我亲身可便到这里,你看那地方宽,民富实,端的是锦绣城池,无福的难存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存济"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其含义可从字源和古籍用例中解析如下:


一、核心释义

存济(cún jì)由“存”与“济”复合而成:


二、具体用法与语境

  1. 救济生存

    指提供粮食、钱财等维持基本生计,如:

    “州县遭水旱,民流徙者,宜加存济。”

    ——《宋史·食货志》(描述灾荒赈济)

  2. 安顿安置

    引申为帮助流离失所者获得稳定居所,如:

    “收恤孤贫,存济乡里。”

    ——《南齐书·武帝纪》(表彰地方善政)

  3. 心理慰藉

    在文学中扩展至精神层面的抚慰,如:

    “病骨支离,药石无存济。”

    ——《全元曲·无名氏》(形容病中无人关怀的凄凉)


三、权威典籍佐证


四、与现代词汇的关联

“存济”的语义核心被“救济”“安置”“帮扶”等现代词汇继承,但古语更侧重对生存危机的即时干预,常见于历史文献中对灾荒、战乱的社会治理描述。


资料来源: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2. 张揖《广雅》(上海古籍出版社)
  3. 《宋史·食货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4. 《南齐书·武帝纪》(中华书局点校本)
  5. 隋树森《全元曲》(中华书局)
  6.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7. 《辞源》(商务印书馆修订版)

网络扩展解释

“存济”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ún jì,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多种解释,主要涵盖以下四方面:

1.救济;救助

2.过活;度日

3.活路;生路

4.消受;安享

补充说明

以上解释综合了古代文献、诗词及历史用例,如需进一步查阅例句或出处,可参考《北史》《明史》等典籍或相关文学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八拜闭门投辖陛卫避心拨房不刊之论苍黄草团瓢逞寒斥兵除恶务本词史琮琤窜贬宕丽大昕斗擞番蚨方施方中饭摊发日锋锷辅亮篙橹根熟瓜步闺禁黑非哗耳荐枕席椒醑寂绝金鳌玉栋棘皮动物九有蠲弃康乂两市緑头骂不绝口渺虑名胜古迹磨合罗木厘獶杂嫩蘂陪伴配天披采柔立柔易濡渥圣后胜士深劾説陈思慕坦夷诬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