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程序原理的意思、存储程序原理的详细解释
存储程序原理的解释
又称“冯·诺依曼原理”。将程序像数据一样存储到计算机内部存储器中的一种设计原理。程序存入存储器后,计算机便可自动地从一条指令转到执行另一条指令。现电子计算机均按此原理设计。
词语分解
- 存储的解释 储存 把 记录在电子设备计算机内,需要时可将资料从中取出详细解释.把钱或物等积存起来。《清会典事例·户部·库藏》:“户部奏部库空虚,应行存储款项。”《清会典·户部仓场衙门·侍郎职掌》:“每年新漕
- 原理的解释 普遍的或基本的规律物理学的基本原理详细解释具有普遍意义的最基本的规律。科学的原理,由实践确定其正确性,可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也指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毛 *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我们应当相信群
网络扩展解释
存储程序原理(Stored Program Concept)是计算机科学的核心基础理论之一,由数学家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在1945年提出,标志着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诞生。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核心定义
存储程序原理指:计算机的指令(程序)和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共同存储在同一个存储器中。计算机通过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并按顺序执行,实现自动化的数据处理。这一原理彻底改变了早期计算机(如ENIAC)需通过物理线路重连来改变功能的模式。
2. 关键组成部分
- 统一存储:程序指令和操作数据共用同一内存空间,均以二进制编码形式存在。
- 顺序执行与跳转:指令默认按存储顺序执行,但可通过条件判断(如循环、分支)改变流程。
- 中央处理器(CPU):包含控制器和运算器,负责逐条读取指令、解码并执行。
- 存储器线性编址:每个存储单元有唯一地址,便于程序指令和数据的快速定位。
3. 历史背景与意义
- 提出背景:早期计算机(如ENIAC)需手动切换线路来执行不同任务,效率极低。冯·诺依曼在参与EDVAC项目时提出这一理论,使计算机实现“通用性”。
- 革命性影响:
- 灵活性:只需更换存储器中的程序即可执行新任务,无需改造硬件。
- 自动化:程序可自我修改(如循环、递归),推动了高级编程语言的发展。
- 标准化架构:为现代计算机(从个人电脑到超级计算机)奠定了基础。
4. 实际应用与局限性
- 应用案例:
- 所有现代计算机(如x86、ARM架构)均基于此原理运行。
- 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均以“存储程序”形式加载到内存后执行。
- 局限性:
- 冯·诺依曼瓶颈:CPU与存储器间的数据传输速度限制整体性能(即“内存墙”问题)。
- 安全性风险:程序与数据共存可能引发恶意代码篡改(如缓冲区溢出攻击)。
5. 相关概念辨析
- 与冯·诺依曼架构的关系:存储程序原理是冯·诺依曼架构的理论核心,后者还包括五大部件(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的具体设计。
- 与哈佛架构的区别:哈佛架构将程序和数据存储分离(如单片机),可缓解瓶颈问题,但牺牲了部分通用性。
存储程序原理通过将程序与数据统一存储,使计算机从“专用机器”变为“通用工具”,成为信息技术革命的基石。尽管存在性能瓶颈,但其设计思想至今仍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主导范式。
网络扩展解释二
存储程序原理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程序和数据的存储方式和原理。下面我将介绍有关存储程序原理的相关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存字的部首是子,共有10画。
来源:存储程序原理这个词是由存储(表示储存、保留)和程序(指计算机执行的一系列指令)两个词组成而来。
繁体:存儲程序原理
古时候汉字写法:存儲程式原理
例句:存储程序原理是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原理之一,它决定了计算机如何存储和执行程序。
组词:存储器、程序设计、原理研究
近义词:存储程序结构
反义词:硬连线程序
别人正在浏览...
拔海比肩民伯通桥鸧鷃尘封澄神离形词法短调堕弛放依饭瓮繁要风口浪尖府牌狗彘不食官厅鼓舞欢欣堠楼诲人不倦磵壑荐剡矫若惊龙解鬭结体金钺扃室酒兴居巢隽德聚萤空发窥豹冷艳荦埆麦码子梦谢亭闽荒内骨霓幢攀桂攀谈偏曲破夏骑置赛娘桑末石蜜属句嵩峦缩项鱼天垠通检推排讬植苇塘文昌君稳身无阶遐服苮席稀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