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存储程序原理的意思、存储程序原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存储程序原理的解释

又称“冯·诺依曼原理”。将程序像数据一样存储到计算机内部存储器中的一种设计原理。程序存入存储器后,计算机便可自动地从一条指令转到执行另一条指令。现电子计算机均按此原理设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存储程序原理(Stored Program Principle)是计算机科学的核心基础理论之一,指将程序指令与数据共同存储在计算机的同一存储器中,由中央处理器(CPU)按顺序读取、解释并执行指令,从而实现自动化计算。其核心在于程序的可存储性与可执行性统一,突破了早期计算机需物理重设程序的限制。

一、核心释义

  1. 程序与数据共存

    程序指令(如算法步骤)和待处理数据均以二进制形式存放于存储器(如内存)中,两者在存储层面无本质区别。CPU通过指令地址访问程序,通过数据地址访问操作数。

  2. 顺序执行与自动控制

    CPU从存储器逐条读取指令,经译码后执行相应操作(如算术运算、数据搬运),并通过程序计数器(PC)自动指向下一条指令地址,形成连续执行流程。

二、核心特征

  1. 通用性

    同一硬件可通过加载不同程序执行多样化任务,无需物理重构(如早期插拔线路),奠定现代计算机通用计算基础。

  2. 可编程性

    用户通过编写/修改存储器中的程序灵活控制计算机行为,实现复杂逻辑与算法迭代。

三、意义与影响

该原理由冯·诺依曼于1945年提出(参见《EDVAC报告书》),推动计算机从专用机械转向通用电子设备,成为冯·诺依曼架构的基石。其突破性在于:


权威参考来源:

  1. 《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硬件/软件接口》(David A. Patterson, John L. Hennessy)
  2. 冯·诺依曼原稿 First Draft of a Report on the EDVAC (1945)
  3. 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名词》第三版(科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存储程序原理(Stored Program Concept)是计算机科学的核心基础理论之一,由数学家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在1945年提出,标志着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诞生。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核心定义

存储程序原理指:计算机的指令(程序)和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共同存储在同一个存储器中。计算机通过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并按顺序执行,实现自动化的数据处理。这一原理彻底改变了早期计算机(如ENIAC)需通过物理线路重连来改变功能的模式。


2. 关键组成部分


3. 历史背景与意义


4. 实际应用与局限性


5. 相关概念辨析


存储程序原理通过将程序与数据统一存储,使计算机从“专用机器”变为“通用工具”,成为信息技术革命的基石。尽管存在性能瓶颈,但其设计思想至今仍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主导范式。

别人正在浏览...

碍上碍下百货公司白晳贬省笔舌菜蔬之色晨戒楚都楚风词尾达尔马提亚海岸澹雅钓射二三君子方骧風裁阜蕃附疏敷兴估舶海隅汉皋豁免护圣瓜扈行楗闭江调儌遮忌妬经纬度惊弦雁谨户拘学空忘羸乏令仆卢浮宫马伯六冒地毛薛庙幄潘溢扑楞楞强台青芽七识篛篷伤时感事省官视秩释种太乙铜章土木八外铄王程完结维扬无量井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