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存儲程式原理的意思、存儲程式原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存儲程式原理的解釋

又稱“馮·諾依曼原理”。将程式像數據一樣存儲到計算機内部存儲器中的一種設計原理。程式存入存儲器後,計算機便可自動地從一條指令轉到執行另一條指令。現電子計算機均按此原理設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存儲程式原理(Stored Program Principle)是計算機科學的核心基礎理論之一,指将程式指令與數據共同存儲在計算機的同一存儲器中,由中央處理器(CPU)按順序讀取、解釋并執行指令,從而實現自動化計算。其核心在于程式的可存儲性與可執行性統一,突破了早期計算機需物理重設程式的限制。

一、核心釋義

  1. 程式與數據共存

    程式指令(如算法步驟)和待處理數據均以二進制形式存放于存儲器(如内存)中,兩者在存儲層面無本質區别。CPU通過指令地址訪問程式,通過數據地址訪問操作數。

  2. 順序執行與自動控制

    CPU從存儲器逐條讀取指令,經譯碼後執行相應操作(如算術運算、數據搬運),并通過程式計數器(PC)自動指向下一條指令地址,形成連續執行流程。

二、核心特征

  1. 通用性

    同一硬件可通過加載不同程式執行多樣化任務,無需物理重構(如早期插拔線路),奠定現代計算機通用計算基礎。

  2. 可編程性

    用戶通過編寫/修改存儲器中的程式靈活控制計算機行為,實現複雜邏輯與算法疊代。

三、意義與影響

該原理由馮·諾依曼于1945年提出(參見《EDVAC報告書》),推動計算機從專用機械轉向通用電子設備,成為馮·諾依曼架構的基石。其突破性在于:


權威參考來源:

  1. 《計算機組成與設計:硬件/軟件接口》(David A. Patterson, John L. Hennessy)
  2. 馮·諾依曼原稿 First Draft of a Report on the EDVAC (1945)
  3. 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名詞》第三版(科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存儲程式原理(Stored Program Concept)是計算機科學的核心基礎理論之一,由數學家馮·諾依曼(John von Neumann)在1945年提出,标志着現代計算機體系結構的誕生。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核心定義

存儲程式原理指:計算機的指令(程式)和數據以二進制形式共同存儲在同一個存儲器中。計算機通過讀取存儲器中的指令并按順序執行,實現自動化的數據處理。這一原理徹底改變了早期計算機(如ENIAC)需通過物理線路重連來改變功能的模式。


2. 關鍵組成部分


3. 曆史背景與意義


4. 實際應用與局限性


5. 相關概念辨析


存儲程式原理通過将程式與數據統一存儲,使計算機從“專用機器”變為“通用工具”,成為信息技術革命的基石。盡管存在性能瓶頸,但其設計思想至今仍是計算機體系結構的主導範式。

别人正在浏覽...

案放暗麝表着赑赑猜拳扠腰凸肚赤光齒舊傳宗接代道床倒披道望大篇釣射扶植谷碌碌古詩含識華彥鈞護臂鹘打雁曶鼎回向文火房降誕間行鹼氣駕輕就熟價銀兢惕近上雞皮疙疸劇秦美新拘纓可欺兩腳羊六點兒盲然冒橛平西潑野千裡鵝毛清暑齊尚日晏入獻三花樹燒器神遇失歡事因收容屬詞酸悲宿壇談話無彜酒先令獻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