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才德杰出的人。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度辽将军安定皇甫规》:“弟实雋德,不患无位。” 三国 魏 曹丕 《鹈鹕集灵芝池诏》:“其博举天下雋德茂才独行君子。”《三国志·吴志·孙登传》:“夫中庶子官最亲密,切问近对,宜用雋德。”
“隽德”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隽德”读作jùn dé,指才德杰出的人 或德行崇高深厚 的品性。常见于古代文献,如:
隽(jùn)
德(dé)
指道德品行、恩惠,如《论语》“为政以德”强调德行的重要性。
作为人名时,“隽德”寓意才华出众且品德高尚,象征智慧与道德的融合。例如“隽”表俊俏聪慧,“德”指遵循本心、顺应自然规律。
提示:若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例证,可参考、5、7等来源。
隽德是一个由两个部首组成的汉字,其中包括“隹”和“德”。
首先,“隹”是一个表示鸟类的部首,它是从“鸟”字演变而来,代表飞禽。而“德”表示品德、道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隽德这个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易经·坤卦》中的一句话:“隽永\德言无穷”,意思是“隽永而纯粹的德行言说没有穷尽”。从这个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隽德指的是高尚、纯粹的道德品质。
在繁体字中,隽德的写法为「雋德」。繁体字是汉字的一种传统书写方式,在一些地区和场合仍然广泛使用。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其中,“隹”部首在古时候的字形为「隹」,而现代字形为「鸟」。同时,古时候的「德」字写作「得」,由于语音的变化,现代字形变为「德」。
以下是一些隽德的例句:
以下是一些与隽德相关的词语:
通过对隽德这个词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同时也可以体会到中华文化对道德观念的重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