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身的意思、稳身的详细解释
稳身的解释
谓身材匀称、适度。 唐 牛僧孺 《周秦行纪》:“更一人,柔肌稳身,貌舒态逸,光彩射远近,多服花绣,年低 薄太后 。”
词语分解
- 稳的解释 稳 (穩) ě 安定,固定:稳步。稳定。稳固。稳健。稳重(恘 )。安稳。站稳。稳如泰山。 笔画数:; 部首:禾; 笔顺编号:
- 身的解释 身 ē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身躯。人身。身材。身段。船身。树身。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身世。献身。 亲自,本人:自身。亲身。身教。身体力行。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出身。身分(坣 )。身败名裂
专业解析
“稳身”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侧重于身体姿态的平稳、稳固与安定。它通常用来形容人或物体在物理状态上的稳定,较少用于抽象概念。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
基本释义(物理稳定性):
- 身体保持平衡、不摇晃:指人或动物站立、行走或处于某种姿势时,身体重心稳定,没有倾倒或摇晃的危险。例如:“他站在摇晃的船头,依然稳身如山。”
- 物体放置稳固、不易倾倒或移动:指物品摆放平稳、牢靠,不会轻易翻倒或滑动。例如:“把花瓶放在稳身的地方,免得碰倒。”
-
引申义(状态安定):
- (人)安身、立足稳固:有时引申指人在某个地方或位置上安定下来,生活或工作稳定。例如:“在外漂泊多年,他终于找到了稳身之处。”
- (事物)基础牢固、状态安定:形容事物根基扎实,发展平稳,没有大的波动或风险。例如:“公司经过改革,现在运营稳身,前景看好。”
使用特点与辨析:
- 方言色彩:“稳身”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使用频率不算非常高,有时带有一定的方言色彩(如在部分北方或中原官话区可能更常用)。
- 与“稳当”的区别:“稳当”含义更广,既可指物理上的平稳(与“稳身”此义重叠),也可指行为、言语、性格的稳重可靠、妥当。“稳身”更侧重于身体或物体本身的物理稳定性。
- 与“安稳”的区别:“安稳”强调平安、稳定、无干扰,常用于形容生活、睡眠、环境等,范围比“稳身”更抽象和广泛。“稳身”更具体指物理层面的稳定。
“稳身”主要指身体或物体在物理空间上保持平衡、稳固、不摇晃、不易倾倒的状态。其核心在于“稳”所体现的平衡性和安定性,作用于具体的“身”(身体或物体本身)。引申义可指人或事物状态的安定稳固。
参考来源:
- 释义主要综合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稳”字的解释(意为“稳固;平稳”)以及“身”字的含义(指“身体”或“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并结合该词的实际语用习惯分析得出。
- 方言使用特点参考了语言学研究中关于汉语方言词汇差异的一般性描述。
网络扩展解释
“稳身”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wěn shēn,其核心含义为“身材匀称、适度”,主要用于形容人的体态协调、比例得当。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
基本释义
指身体各部分比例协调,不显臃肿或瘦削,常用于文学作品中描述人物外貌。例如唐代牛僧孺在《周秦行纪》中写道:“柔肌稳身,貌舒态逸”,形容女子肌肤柔软、体态匀称()。
-
构成与用法
- “稳”:取“稳定、匀称”之意,强调平衡感;
- “身”:指代身体、体态。
二者结合后,多用于书面语或古典语境,现代日常使用较少。
出处与例句
相关说明
- 近义词:匀称、适中、协调。
- 使用场景:多用于文学创作、古典作品分析或特定修辞表达()。
- 注意:现代汉语中更常用“身材匀称”“体态均匀”等表达。
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古代文献中的具体用法,可参考《周秦行纪》等唐代文学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爱称百慝百涂保境息民秕秽不敌菜蔬之色差官储才从兹怠墯逮赴丹阁道德腊刀耕火耨玷缺调格胏石负板褲亘絶过社海水温度河梁核总崋山狐丘首江左夷吾佳子弟蛣蜋皮节余纪极惊湍敬羡近位樛盘九品中正制寇剽老雕虫搂带恼激扭送炮豚千思万想樵歌琼户期契求婚躯格让礼一寸,得礼一尺山冲捎连胜出身体力行时失陶郁通风报讯吞声屯砦讬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