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失群的雁,离散的雁。 晋 潘岳 《笙赋》:“夫其悽戾辛酸,嚶嚶关关,若离鸿之鸣子也。” 唐 权德舆 《送人使之江陵》诗:“纷纷别袂举,切切离鸿响。”
(2).比喻远离的亲友。 宋 周邦彦 《浪淘沙慢》词:“念 汉 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絶。” 明 陈子龙 《月夜游剑池作》诗:“离鸿别燕满天地,登高四顾心茫然。”
(3).古乐曲名。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灵王》:“ 师涓 出於 卫灵公 之世,能写歷代之乐,善造新曲以代古声,故有四时之乐……春有《离鸿》、《去雁》、《应苹》之歌。” 唐 骆宾王 《秋日饯陆道士陈文林得风字》诗:“玉柱《离鸿》怨,金罍浮蚁空。”
关于“离鸿”的词义解释如下:
字面意义
指失群的孤雁或离散的雁群。例如晋代潘岳《笙赋》中用“若离鸿之鸣子”形容笙声凄切,如离群孤雁哀鸣。
比喻意义
引申为远离的亲友,表达离别、孤独的情感。如宋代周邦彦《浪淘沙慢》中“念汉浦离鸿去何许”暗喻与故人相隔。
以上内容综合了古籍、诗词等用法,若需查看具体文献原文或更多例证,可参考相关典籍或权威词典。
《离鸿》这个词意为“离开、分离的大雁”,通常用来比喻亲友离别或别离的情感。
《离鸿》这个词的部首是“禾”和“鸟”,其中“禾”是五笔输入法的首码为“3134”,“鸟”是首码为“1200”。整个词的笔画数为11。
《离鸿》一词最早见于《诗经·秦风·蒹葭》:“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其中“离鸿”一词在古代诗人笔下,多用来表达离别之意。
在繁体字中,《离鸿》的写法为“離鴻”。
《离鸿》一词在古代汉字中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具体写法因时代而异,难以一概而论。
1. 离鸿别井,久不能相见,心生相思之苦。
2. 他去国外留学已经三年了,与家人的离鸿之感越来越强烈。
离别、离散、离开、分离、告别等
远离、分别、离去、离异等
相聚、团聚、重逢、合而为一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