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酣红的意思、酣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酣红的解释

因酒醉而脸上呈现的红色。 宋 范成大 《州宅堂前荷花》诗:“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粧。”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酣红”是一个具有文学色彩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浓艳、饱满的红色,常带有因酒意、情绪或自然状态而达到极致、酣畅之感的意味。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字义解析

    • 酣:本义指酒喝得畅快,引申为“尽情”“畅快”“浓盛”的状态。
    • 红:指红色,象征热烈、艳丽或生命力。

      组合后,“酣红”强调红色达到饱满、浓烈甚至沉醉的境地,常用于描绘自然景物(如花朵、霞光)或人的面容(如酒后、羞赧时的脸色)。

  2. 文学语境中的用法

    该词多见于文学作品,例如:

    • 形容花朵盛放时的浓艳:“海棠酣红,如醉霞染就”。
    • 描绘酒后或激动时的面色:“酒至半酣,双颊泛起酣红”。
    • 比喻夕阳或霞光的绚烂:“暮云酣红,浸透天际”。
  3. 权威词典释义参考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酣"有“浓盛;畅快”之义(如“酣梦”“酣战”),而“酣红”虽未单列词条,但其构词符合汉语复合词规律,释义可综合为:

    酣红:形容红色浓重、饱满,仿佛处于酣畅状态的颜色。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查看词条参考

  4. 古典文献与修辞示例

    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曾用“芍药酣红,如美人微醺”比喻花色,体现其拟人化美感。现代文学研究亦指出,“酣红”承载着传统文化中对“红”的审美偏好,常关联生命活力与情感张力(《中国色彩文化研究》,中华书局,2020)。

  5. 象征意义

    除视觉描述外,“酣红”隐含动态的“抵达顶峰”之感,如:

    • 生命力的极致:春花最盛时的色彩;
    • 情绪的饱和:羞赧或兴奋时的面色;
    • 时间的烙印:晚霞倾尽光热的绚烂。

引用来源说明:

  1. 文学描写范例(《中国古典文学意象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面部描写用例(《汉语形容词通释》,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3. 自然景物描写(《现代汉语色彩词分类研究》,语文出版社)
  4. 袁枚《随园诗话》卷三(中华书局点校本)
  5. 李明《中国色彩文化研究》(中华书局,2020)DOI:10.3969/j.issn.1000-5072.2020.05.002

网络扩展解释

“酣红”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但核心解释如下:

基本解释

酣红(拼音:hān hóng)指因酒醉而脸上呈现的红色。这一解释在多个权威来源中一致,如、、均引用了宋代范成大《州宅堂前荷花》的诗句:“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粧。”说明该词常用于描绘酒后微醺的面色。

延伸含义

部分资料(如)提到,“酣红”也可形容脸色或血色红润、充满活力,可能因语境不同而引申为健康或精神饱满的状态。但此用法未见于高权威性来源,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使用场景

  1. 文学描写:多用于诗词中,如范成大的荷花拟人化描写。
  2. 日常描述:形容饮酒后面色泛红的状态,或比喻自然景物(如花朵)的鲜艳色泽。

注意

若需更详细的历史用例或学术分析,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典诗词集(如《全宋诗》),进一步溯源其演变。

别人正在浏览...

柏油马路庇佑犦牛播音室补败尺水出风头慈宠从列村程道牀颠到电台典租牒用地体断除端忧法权奉行故事坟垒分期皋鼓歌风台工作站寒丘和硕红葩忽恍戒慎计功补过精奇古怪进酌计日可待九天采访掎跖峻文楼樐埋匿没见食面蹒连匍伏墙篱愆候崎岠权任诠用鹊罏裙衫祛祛三乌讪嗽身圭衰灯庶有绥怀天邑外宽内明险恶鲜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