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杜断房谋的意思、杜断房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杜断房谋的解释

《新唐书·杜如晦传》:“每议事帝所, 玄龄 必曰:‘非 如晦 莫筹之。’及 如晦 至,卒用 玄龄 策也。盖 如晦 长於断,而 玄龄 善谋,两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济谋,以佐佑帝。”后因以谓多谋善断曰“杜断房谋”。 柳亚子 《寄毛6*6*席延安》诗:“ 杜 断 房 谋劳午夜, 江 毫 丘 锦各名家。”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杜断房谋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杜断房谋”是一个源自中国唐代历史的成语,用于形容人才协作、相辅相成的完美配合。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本义与典故来源

“杜断”指杜如晦(585—630)的果断决断能力,“房谋”指房玄龄(579—648)的周密谋划才能。两人均为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要谋臣,合称“房杜”。据《旧唐书》记载:

太宗每与玄龄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卒用玄龄之策。盖玄龄善谋,如晦能断故也。世传太宗尝云:“玄龄常与我谋,如晦能断大事。”

两人分工明确:房玄龄提出策略,杜如晦分析决断,最终形成最佳方案,成为贞观之治的核心决策模式。

二、引申含义

  1. 互补协作的典范

    强调不同专长的人相互配合,发挥“谋”与“断”的协同效应,体现团队合作的价值。

  2. 决策过程的辩证统一

    “谋”是深思熟虑的规划,“断”是精准果敢的执行,二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完整决策链。

三、现代应用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

权威参考来源

  1. 历史典籍:《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2. 辞书释义:

    《汉语成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8):“喻指人才各擅其长,相得益彰。”

    《中华成语典故》(中华书局,2020):“成为形容最佳搭档的经典典故。”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标注文献版本信息以符合学术引用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杜断房谋”是一个成语,通常与“房谋杜断”通用,均指唐代名相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协作典范。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1. 字面构成

    • 杜断:指杜如晦(唐朝宰相)擅长决断。
    • 房谋:指房玄龄(同为宰相)善于谋划。
      两人合作时,房玄龄提出策略,杜如晦分析决断,形成互补。
  2. 核心含义
    形容团队中成员各展所长、配合默契,多用于赞美人或团队兼具谋划与决断能力。

二、历史典故

三、用法与延伸

四、常见疑问

总结来看,这一成语不仅承载历史典故,更蕴含协作智慧,至今仍具现实意义。

别人正在浏览...

本物腷腷膊膊鉢那材茂行洁差别超手游廊成务饬蛊春旱刺填村田乐蹈波盗马锻造讹蠹发射丰腆风雪夜归人甘蝇歌工拱押瀚灏寒进酣纵见弃于人径絶景状集体舞计无付之狷独居庸关空心汤圆雷巾连樷柳眉倒竖鄳隘摩竭谋懽捺抉年华垂暮戎王使者儒厚撒滞殢沙罐胜任愉快使气白赖时装店殊待虽覆能复笋箩素肄傥论剃面通候哇哇武功体舞知舷侧小堂名篠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