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盗的意思、篡盗的详细解释
篡盗的解释
篡权盗位。《汉书·王莽传赞》:“ 莽 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又乘四父歷世之权,遭 汉 中微,国统三絶,而太后寿考为之宗主,故得肆其姦慝,以成篡盗之祸。”《三国志·吴志·甘宁传》:“今 汉 祚日微, 曹操 弥憍,终为篡盗。” 晋 范宁 《<春秋穀梁传>序》:“弑逆篡盗者国有,淫纵破义者比肩。”
词语分解
- 篡的解释 篡 à 封建时代特指臣子夺取君位:“故得肆其奸慝,以成篡盗之祸”。篡位。 泛指夺取:“大长公主执囚青,欲杀之,其友公孙敖与壮士往篡之”。篡夺。篡党。篡国。篡权。 笔画数:; 部首:竹; 笔顺编号:
- 盗的解释 盗 à 偷窃,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盗窃。盗贼。盗伐。盗掘。盗运。盗卖。盗用。盗名欺世(亦称“欺世盗名”)。 偷窃或抢劫财物的人:海盗。强盗。窃国大盗。 匪窃偷 笔画数:; 部首:皿;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篡盗”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析:
1. 基本含义
指通过非法手段夺取权力或窃取财物,常见于描述政治篡位或侵占他人权益的行为。该词由“篡”(篡夺)和“盗”(盗窃)组成,强调行为的不正当性。
2. 构成与解析
- 篡:指用阴谋或武力夺取地位、权力,如历史上的权臣篡位。
- 盗:本义为偷窃,引申为以隐蔽手段侵占财物或名誉。二者结合后,词义更侧重对权力或重要资源的非法侵占。
3. 使用场景
多用于政治、历史语境,例如:
- 描述王朝更迭中非正统的夺权行为,如《汉书·王莽传》批评王莽“成篡盗之祸”。
- 批判权臣或野心家,如《三国志》提到曹操“终为篡盗”。
4. 古籍例证
晋代范宁在《春秋谷梁传序》中写道:“弑逆篡盗者国有”,反映该词常用于批判违反伦理纲常的夺权行为。
总结
“篡盗”不仅体现行为本身的非法性,还带有道德谴责色彩,常见于史书或政论中对颠覆正统、违背道义行为的批判。其现代用法可扩展至商业欺诈等领域,但核心仍围绕“不正当侵占”展开。
网络扩展解释二
《篡盗》一词的意思是非法据为己有他人的财物或权力的行为。拆分部首是「⺮」和「㓚」,笔画数为11。该词源于古代汉语,同时存在于繁体字中。在古时候,「篡盗」的写法略有不同,常用的写法是「讌窣」。这个词可以用于以下例句:他被控以篡盗罪名。在组词方面,可以组合成「篡夺」、「盗窃」等词语,近义词可以是「窃取」、「侵占」,而反义词则是「归还」、「归还」等。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