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指象征帝王运数的祥瑞之气。《东观汉记·光武帝纪》:“望气者言, 舂陵城 中有喜气,曰:‘美哉王气,鬱鬱葱葱。’” 唐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诗:“ 王濬 楼船下 益州 , 金陵 王气黯然收。”《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这术士唤做 廖生 ……忽一日夜坐,望牛斗之墟,隐隐有龙文五采,知是王气。”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五章:“ 崇祯 眼看我们 李闯王 要得天下,所以赶快挖了 李 家祖坟,泄了 李 家祖坟上的王气。”
王气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结合历史文献与权威辞书解析如下:
指古代星象家所称的预示帝王兴衰的云气或祥瑞之气,多与都城、龙脉相关联。
例证:
《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入关中时,谋士张良称其“所居上常有云气,成五采,此天子气也”,即王气之兆。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卷第753页。
泛指国家或统治者的兴盛气势,常与地理、政治兴衰挂钩。
例证: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中“金陵王气黯然收”,以“王气”暗指南朝陈国覆灭,喻指政权气数已尽。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0年,第1542页。
在诗词与史书中,“王气”被赋予天命所归的象征意义,成为政权合法性的文化符号。
例证:
《太平御览》引《吴录》载秦始皇因忌惮金陵“王气”,特命人开凿山阜以断其脉,反映古人对王气的敬畏。
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1987页。
综合定义:
“王气”是中国古代天人感应思想下的独特概念,既指具象的祥瑞云气,亦抽象为王朝命脉的兴衰标识,承载着传统文化中对权力更迭的哲学认知。
“王气”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特殊概念,主要指象征帝王命运或统治合法性的祥瑞之气,常见于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以下从不同角度详细解析:
基本定义
指古代认为预示帝王兴衰的征兆或气场,常与地理、天象相关联。例如《东观汉记》记载望气者通过观测“舂陵城”的“喜气”预言刘秀称帝,体现王气与政权更迭的联系。
构成与象征
文学与历史引用
应用场景
相关概念辨析
王气是融合天命观、风水学与历史叙事的文化符号,既反映古代对政权更迭的解释,也渗透在诗词、典故中,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意象。
不腆之仪裁汰昌基骋驰踟躇耻惧出炉大叫唤胆小如鼠地财鼎真帝勋度过夺得丰厖分朋根统钩竿騧马掼纱帽国奉过舌涸竭厚非后己浣慰货场鉴湖侠假账急急风金镯祭正鞠城浪汉例禁隆燿喽罗麋臡能贤亲友耆儒硕望跂跃趋教荣贵散摅三揖三让擅强圣世世乐手平霜菊枢廷推蹑祥除相嬗险戏小报告小二小我衅发萧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