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天亮。《史记·孟尝君列传》:“君不见夫趣市朝者乎?明旦,侧肩争门而入;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 汉 扬雄 《剧秦美新》:“旁作穆穆,明旦不寐。”《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伯升 ﹞休卒三日,分为六部,潜师夜起,袭取 蓝乡 ,尽获其輜重。明旦, 汉 军自西南攻 甄阜 。”
(2).明晨。 唐 张说 《钦州守岁》诗:“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 唐 沉亚之 《冯燕传》:“明旦 婴 起,见妻毁死,愕然,欲出自白。” 明 唐顺之 《刑部郎中唐嘿庵墓志铭》:“年二十,独居所读书处,夜有奔者,君峻拒之。明旦遂移其处,终不以其故语人。”
(3).明天。《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 明帝 ﹞即案历,明旦日吉,遂率百官及故客上陵。” 明 杨慎 《鹙郎行》:“今日盈盈 滇海 花,明旦萧萧 陆凉 草。”参见“ 明天 ”。
“明旦”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根据语境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
天亮
指太阳升起、天色明亮之时,常用来描述时间节点。
例句:
明晨(第二天早晨)
特指次日清晨,强调时间上的延续性。
例句:
明天
广义指未来的某一天,与现代汉语的“明日”相近。
例句:
现代汉语中“明旦”使用较少,多出现在文学或历史文本中。其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通常更接近“次日早晨”或“未来时刻”。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史记》《后汉书》等古籍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词典)。
《明旦》是一个成语,意为天亮的时候。
《明旦》这个词由「日」和「日」两个部首组成,共用了8画。
《明旦》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贾岛的《寄贾邠功曹三首·其三》,意为天亮的时候。
繁体字《明旦》繁化为「明旦」。
古时候写作「朙晨」,此字形在后来逐渐演变为现代的「明旦」。
夜已深,等到明旦来处理这个问题。
旦夕、明朝、旦角。
破晓、黎明、拂晓。
黄昏、黑夜、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