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群的意思、害群的详细解释
害群的解释
亦作“ 害群 ”。指危害公众的人。《魏书·高6*句6*丽传》:“卿宜宣朕旨於卿主,务尽威怀之略,揃披害羣,辑寧东裔,使二邑还復旧墟,土毛无失常贡也。” 唐 岑参 《饯王崟判官赴襄阳道》诗:“害群应自慑,恃法固须平。”
词语分解
- 害的解释 害 à 有损的,与“益”相对:害虫。害鸟。 引起灾难的人或事物,坏处:害处。祸害。灾害。为民除害。 使受损伤:害人。损害。伤害。危害。 发生疾病:害眼。 心理上发生不安定情绪:害羞。害怕。 杀死:杀害。遇害。 妒忌:“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利益 笔画数:; 部首:宀; 笔顺编号:
- 群的解释 群 ú 相聚成伙的,聚集在一起的:群岛。群山。群书。群芳。群居。群落(?)。群集。群雕。群蚁附膻(许多蚂蚁附着在有膻味的东西上;喻臭味相投的人趋炎附势,追逐私利)。 众人:群众。群情。群雄。群策群力。群威群胆。 量词,用于成群的人或物:一群孩子。 笔画数:; 部首:羊; 笔顺编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害群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害群”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危害群体或公众利益的人,常与“之马”连用为成语“害群之马”,比喻集体中具有破坏性、负面影响的人。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 字面解释:“害”指损害、危害,“群”指群体、集体。合起来指对群体造成危害的人或行为。
- 现代用法:多用于形容组织、团队或社会中破坏团结、损害整体利益的个体,如“清除害群之马”。
2.历史出处
- 古代文献:最早见于《魏书·高句丽传》中“揃披害羣”的记载,意为铲除危害群体的人。
- 诗词引用:唐代岑参《饯王崟判官赴襄阳道》有“害群应自慑”一句,强调对危害群体的行为需加以震慑。
3.相关成语与用法
- 害群之马:最常见的搭配,源自《庄子·徐无鬼》,比喻危害集体的成员。例如:“公司需及时处理害群之马,以维护团队效率”。
- 近义表达:如“害人先害己”“病民害国”等,均强调负面行为对群体的影响。
4.现代语境中的扩展
- 社会管理:常用于强调维护集体利益的重要性,如“规范行业行为,清除害群之马”。
- 教育领域:指代破坏班级或学校秩序的学生,需通过引导或惩戒纠正其行为。
5.辨析与注意
- 单独使用:“害群”单独成词的情况较少,多作为成语的一部分出现。
- 情感色彩:含明显贬义,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历史演变,可参考《汉典》《魏书》等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害群
《害群》是一个汉字词语,由“害”和“群”两个字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害”的拆分部首是宀,它的笔画数是它的拆分部首宀的总笔画数加上它自身的笔画数,即宀的3画加上它自身的5画,总共8画;而“群”的拆分部首是羊,它的笔画数是羊的3画加上它自身的13画,总共16画。
来源
《害群》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它是《论语》中的一句话:“其余自以为得一善者,不可与害也。”意思是说,对于那些自以为有一点好处的人,不能与他们合作,以免对整个团体造成伤害。
繁体
《害群》的繁体字是「害群」。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字形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据我所知,古代《害群》的写法与现代相似。
例句
1. 这个人做事不讲规矩,总是害群之马。
2. 你的行为已经让整个团队蒙羞,太害群了!
组词
害处、害怕、害羞、害虫、害人不浅
近义词
损害、伤害、祸害、坏处、害处
反义词
有益、受益、有利、获益、好处
别人正在浏览...
嗷嘈板画暴猛编检不回灿烂炳焕串月黜官错过时机大喇喇登高自卑砥才斗耗抖然发蒙振落反哺之私翻秧子幡幢封圭坟山刚褊根元毂阳汉胪坏隤驩悰环渎胡猜娇波蛟蛇金华仙伯金麦疾疫剧疵康庐枯荣老总冷宫灵头旛呶呶不休怒颊喷溢窍领骐駵清疆青襫痊可乳儿神龛子説陈素冰速讼台安套服韬光用晦跳在黄河洗不清同属晚憇缊枲小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