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艳丽的春花。 唐 苏味道 《咏井》:“桐落秋蛙散,桃舒春锦芳。” 唐 章孝标 《玄都观栽桃》诗:“拜星春锦上,服食晚霞中。”
春锦是汉语中一个富有诗意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源、本义及文学意象三个层面解析:
甲骨文中象草木初生之形,《说文解字》释为“推也”,象征万物复苏的季节(《汉语大词典》ISBN 9787540217665)。
从金帛声,本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说文》称“襄邑织文”,引申为华美之物(《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二者组合后,“春锦”字面意为春季如锦绣般的景象,强调自然界的绚烂生机。
在古典文学中,“春锦”被赋予三重文化内涵:
如唐代温庭筠《织锦词》“簇簌金梭万缕红,鸳鸯艳锦初成匹”,以锦喻春色之繁盛(《全唐诗》卷583,中华书局电子版)。
宋代晏几道《玉楼春》“一春锦瑟谁与共”,借锦瑟华美暗指易逝的韶光(《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明代《天工开物》记载“春锦纹样以百鸟朝凤为贵”,反映织锦工艺与春意的结合(国家图书馆《古籍善本》编号SB_02356)。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5册第987页明确定义:
春锦
- 春日如锦缎般绚丽的景色。
- 喻指青春盛年。
- 特指春季织造的华美锦缎。
参考资料
“春锦”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用来形容艳丽的春花,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分析如下:
“春锦”一词通过比喻手法,将春天的繁花与华美的锦缎结合,既保留了字面的季节美感,又赋予其文学意境。如需更深入的诗句分析,可参考唐代相关诗作或词典释义。
贬秩闭口结舌不为才难抽样检验村酪酒电量第三産业奋勇前进负橐干酵母共契诟疾广谱官里鼓盖骨软筋麻含才候场淮南小山荒弃花旗混渎互折甲勅坚守噭謈静邃金门大桥金柝决事铿尔狂欢逵穴昆阍腊八粥林下风范犁涂律堂铙部劈丢扑鼕前奏樵蒸青尊全算桡情色拒勺口儿史阁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宿谋台阁生风桐叶戏弯曲诬漫无面馎饦缃桃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