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Quaternary Period] 地质年代,约从250万年前至今
第四纪是地质年代中最新的一个纪,属于新生代的第二个纪,也是目前地球所处的纪。该名称源自拉丁文"quaternarius"(意为第四),由法国地质学家儒勒·德努瓦耶于1829年提出。根据国际地层委员会(ICS)最新划分标准,第四纪起始时间为258万年前并延续至今,包含更新世和全新世两个世。
从地质特征来看,第四纪以冰川作用显著为标志,全球至少发生过四次大规模冰期与间冰期交替现象。这个时期见证了现代地貌格局的形成,包括黄土高原的堆积、长江黄河等水系定型,以及全球海平面大幅波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研究表明,第四纪沉积物覆盖了我国73%的陆地面积,具有重要的地质指示意义。
在生物演化方面,第四纪最突出的特征是人类的出现与进化。根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考证,早期智人在更新世中期开始向现代人演化,全新世(约1.17万年前至今)则对应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段。该时期还包含猛犸象、剑齿虎等标志性生物的灭绝事件。
现代《地球科学大辞典》(第三版)特别指出,第四纪研究对理解气候变化规律、预测环境演变具有特殊价值。当前全球变暖现象属于间冰期范畴,而第四纪地质记录为气候模型构建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第四纪是地球地质年代中新生代最新的一个纪,也是当前所处的纪,其核心定义和特点如下:
第四纪始于约258万年前(国际地层委员会推荐的下限),并延续至今。中国学者多采用260万年前 作为起始时间,因该时期对应中国黄土开始沉积的地质标志。它包含更新世 和全新世 两个世,其中更新世(约260万年前至1万年前)以冰川活动为主,全新世(1万年前至今)为冰后期的温暖期。
第四纪形成的地层称第四系,符号为Q,对应的地质研究涵盖沉积物、古气候、构造运动等内容。
如需更详细的地质年表或冰期划分,可参考国际地层委员会或中国第四纪研究文献。
拜揖班联板蹋蹋胞络背乡离井不殆参咨厕篦柴油机柴竈长流持胜赤小从命错绝措思倒锁方分焚山该班高楼寨之战跟夫冠履闺声焦杯脚不点地嗟惧积忧成疾看落控制系统类成梁埃鳞切离声緑蔕麋鹿性碾房劈剥评话疲苶乾首轻眉擎托曲词鹊桥仙溽热桑穰森罗万象生端手轮束颡司禄素心兰天浔通艺通中枕五夏武元崤潼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