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续生存或者灭亡。形容势态十分危急。 清 刘大櫆 《金节母传》:“呜呼,太恭人以一女子,当 金氏 存亡絶续之交,一心惟以鞠子为事。其济,则祖考之 灵 ;如其不济,有死而已……卒使 金氏 之门烝尝无缺,坠而復兴。” 毛6*泽6*东 《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我们民族已处在存亡绝续的关头,国共两党亲密地团结起来呵!”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存亡绝续汉语 快速查询。
"存亡绝续"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汉语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事物处于生死攸关、决定延续或灭亡的关键时刻。其含义可从字义、整体释义及用法三个层面解析:
本义指存在、生存、保留。《说文解字》释为“恤问也”,引申为存活、保存。甲骨文字形像草木初生之状,象征生命延续。
本义指逃亡、失去,后引申为死亡、灭亡。《说文解字》:“逃也”,金文字形像人隐匿于角落,喻指消失。
本义指丝线断绝,《说文解字》:“断丝也”,引申为断绝、枯竭。篆书字形以“刀断丝”会意,强调彻底中断。
本义指连接断丝,《说文解字》:“连也”,引申为延续、继承。字形从“糸”(丝线)从“賣”(交易),表持续不断。
该成语形容局势或事物处于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关头,强调其紧迫性与重要性。例如:
“国家民族已到存亡绝续之时,必须团结一致,共御外侮。”
——此处凸显民族命运面临延续或消亡的极端危机(参见《汉语大词典》第2卷,商务印书馆,2012年)。
成语雏形见于《明史·列传第九十七》:
“宗社存亡,在此一举。”
后经语言演变凝练为“存亡绝续”(参见《经传释词》清·王引之,中华书局影印本)。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新民说》中疾呼:
“今日中国之存亡绝续,皆系于改革之成败。”
突显社会变革的决定性意义(参见《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明确释义:
存亡绝续:chuán wáng jué xù
形容局势万分危急,已到生存或灭亡的最后关头。
(商务印书馆,2016年,ISBN 978-7-100-12450-8)
参见
“存亡绝续”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事物处于生存或灭亡、断绝或延续的关键时刻,强调局势万分危急。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该成语由“存亡”(生存与灭亡)和“绝续”(断绝与延续)两部分组成,字面指事物在生死存亡或能否延续的紧要关头,引申为形容形势极度危险,需立即采取行动。
结构与用法
出处与例句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国家、民族、组织等面临重大危机时的紧迫性,例如清末列强入侵时期,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即可用此成语概括。
通过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此成语的核心意义在于强调生死存亡的关键性与紧迫性,适用于文学、历史或现实中的危机情境。
不避斧钺菜薹草子茶色逞祥侈从赤裂冲寒抽祕骋妍辞观村眉底册隄山法币腹心之患高帽割据称雄鲠谔矫枉过正伎工精气金融匮不足魁礨困斗蜡千儿乐尽哀生撩零离经叛道灵刹凌折龙酹露堂盲动免职莫大南楚溺窝子撇呆打堕铺张浪费蒲姿敲骨取髓轻荡庆悦碛沙求马于唐肆人表宂人三十二名臣市郭搠笔巡街私情阗繁天廷苕荛五贤五藏六府小介笑窝郄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