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垂头塞耳的意思、垂头塞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垂头塞耳的解释

谓不问不闻,装聋作哑。《后汉书·殇帝纪》:“刺史垂头塞耳,阿私下比,‘不畏于天,不愧于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諫諍之徒,以正人君之失尔,必在得言之地,当尽匡赞之规,不容苟免偷安,垂头塞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垂头塞耳

释义

指低头不语、捂住耳朵,形容故意回避现实、拒绝听取意见或逃避责任的态度。


详细解析

  1. 字面拆解

    • 垂头:低头,象征消极逃避或羞愧。
    • 塞耳:堵住耳朵,表示拒绝接收信息。

      二字组合强化了刻意回避的姿态,常用于批判消极应对问题的行为。

  2. 引申含义

    • 逃避责任:如官员对民生问题置之不理(《后汉书·殇帝纪》载“垂头塞耳,听群盗纵横”)。
    • 拒绝纳谏:形容掌权者不听劝诫(《资治通鉴》用典批评闭目塞听的执政者)。
    • 消极处世:暗含对现实的消极妥协,如清代小说《镜花缘》中讽刺庸官“垂头塞耳,装作不知”。
  3. 近义对比

    • 与“装聋作哑”区别:后者侧重伪装无知,而“垂头塞耳”更强调主动回避的动作与心理。
    • 与“充耳不闻”关联:二者均有拒绝听取之意,但“垂头塞耳”叠加了肢体动作的消极感。
  4. 典故溯源

    最早见于东汉文献,如王充《论衡·自纪》:“闭目塞听,垂头塞耳”,批判学者固守成见。历代史书沿用此词抨击失职官员,如《宋史》载南宋权臣对金兵入侵“垂头塞耳,一筹莫展”。


权威参考

(注:因未检索到可验证的在线权威链接,此处仅标注文献来源。建议查阅纸质版词典或通过知网、国学大师等平台核验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垂头塞耳”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释义


出处与典故

  1. 《后汉书·殇帝纪》:原文“刺史垂头塞耳,阿私下比”,指官员对不正之风视若无睹。
  2. 《颜氏家训·省事》:北齐颜之推批评谏诤者“垂头塞耳”,强调应积极匡正君主过失。

用法与特点


示例场景

如需更多用例,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白晕榜船板涩搏膺彩翰搀抢逞性子丑俗出捐楚骚丛山峻岭嗒尔当锋岛夷巅越断编对茬奉和風月場拊絃隔世鬲指声贡单共价化合物觚卢海宇合镜花木黄贝划一涧栖交砌举止自若克寿刘览流羽露版蛮笺象管命门磨脐纳礼拈撮牛仔裤排版仆废且犹清野鹊河森散少傅生长守约説破嘴舒爽丝子随世沉浮谈对同源词微杳五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