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串夷的意思、串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串夷的解释

即 混夷 ,古代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名。《诗·大雅·皇矣》:“帝迁明德, 串夷 载路。” 郑玄 笺:“ 串夷 即 混夷 , 西戎 国名也。” 陆德明 释文:“串,一本作患。或云, 郑 音患。”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串夷”是古代中国西部少数民族的称谓,具体解释如下:

一、词义解析

串夷(拼音:chuàn yí)指古代西戎的一支,即混夷,属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该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皇矣》:“帝迁明德,串夷载路。”郑玄笺注明确提到:“串夷即混夷,西戎国名也。”


二、文献与考证

  1. 名称演变
    在古籍中,“串夷”存在异写形式,如部分版本作“患”,且郑玄注音为“患”(陆德明《经典释文》)。丁山等学者考证其为周代混夷的别称,又称昆夷或犬戎。

  2. 历史背景
    混夷是活跃于商周时期的游牧民族,常与中原政权发生冲突。《诗经》中提到的“串夷载路”即描述其被周人击败后溃退的情景。


三、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诗经》相关注释或历史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串夷》是一个汉字词语,它有着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下面是关于这个词的拆分部首、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的介绍。 拆分部首和笔画: 部首:串 (韦字旁) 笔画:共17画 来源: 《串夷》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社会。它由“串”和“夷”两个字组成,意为“串连”或“连结”,还有“对付异族”的含义。 繁体字: 繁体字形:串夷 繁体拆分部首:丶 (点) 、 夊 (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字形会有一些变化。据记载,《说文解字》中的写法是“串”首尾相连后加上“夷”字旁,形状类似于现代的简化字形。 例句: 1. 这个地区的居民使用链接固定各种物品,实现了物品的互相串夷。 2. 他采取果断的行动,将敌人组织串夷。 组词: 串连、串联、串通、川串、串亲、串案 近义词: 连接、自联、连结、沟通、通联 反义词: 分离、断裂、中断、割断、孤立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边带程粮踹看出生当真假钿涂电线杆蠹鱼二凤忿丧滚条镐洛恍然大悟见讥椒鸡家属楼豭豚浄缾金钱会集愆簿镌凿芵明刻削课嘴撩牙狂憃逵路老头儿擂捶辽遥藜飡明盛鸣哮密摺嬭嬭南端黏儿葩爪气闷情死绮组曲高和寡染鼎软哝哝弱约三百六十节善月石盏殊调肆夏檀唇铁心石肠偷听亡征乡背香门嫌舋销弃笑容可掬谐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