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夷的意思、串夷的詳細解釋
串夷的解釋
即 混夷 ,古代我國西部少數民族名。《詩·大雅·皇矣》:“帝遷明德, 串夷 載路。” 鄭玄 箋:“ 串夷 即 混夷 , 西戎 國名也。” 陸德明 釋文:“串,一本作患。或雲, 鄭 音患。”
詞語分解
- 串的解釋 串 à 多個同類東西連貫在一起:串講。貫串。 連貫起來的東西:串珠。串鈴。 錯誤地連接:串行(俷 )。串味。串換。 互相勾通、勾結:串氣。串供。串通一氣。 由這裡到那裡走動:串鄉。串門兒。 扮演戲劇角
- 夷的解釋 夷 í 中國古代稱東部的民族:東夷。九夷(古時稱東夷有九種)。 中國舊時指外國或外國的:華夷雜處(?)。 平,平坦,平安:化險為夷。 弄平:夷為平地。 消滅:夷滅。族夷(誅殺犯罪者家族)。 等輩:“諸
網絡擴展解釋
“串夷”是古代中國西部少數民族的稱謂,具體解釋如下:
一、詞義解析
串夷(拼音:chuàn yí)指古代西戎的一支,即混夷,屬于我國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該詞最早見于《詩經·大雅·皇矣》:“帝遷明德,串夷載路。”鄭玄箋注明确提到:“串夷即混夷,西戎國名也。”
二、文獻與考證
-
名稱演變
在古籍中,“串夷”存在異寫形式,如部分版本作“患”,且鄭玄注音為“患”(陸德明《經典釋文》)。丁山等學者考證其為周代混夷的别稱,又稱昆夷或犬戎。
-
曆史背景
混夷是活躍于商周時期的遊牧民族,常與中原政權發生沖突。《詩經》中提到的“串夷載路”即描述其被周人擊敗後潰退的情景。
三、補充說明
- 地理範圍:主要分布于今陝西、甘肅一帶,屬西戎分支。
- 文化特征:以遊牧為主,與中原農耕文明存在顯著差異。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詩經》相關注釋或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串夷》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有着一定的曆史背景和意義。下面是關于這個詞的拆分部首、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
部首:串 (韋字旁)
筆畫:共17畫
來源:
《串夷》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社會。它由“串”和“夷”兩個字組成,意為“串連”或“連結”,還有“對付異族”的含義。
繁體字:
繁體字形:串夷
繁體拆分部首:丶 (點) 、 夊 (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字形會有一些變化。據記載,《說文解字》中的寫法是“串”首尾相連後加上“夷”字旁,形狀類似于現代的簡化字形。
例句:
1. 這個地區的居民使用鍊接固定各種物品,實現了物品的互相串夷。
2. 他采取果斷的行動,将敵人組織串夷。
組詞:
串連、串聯、串通、川串、串親、串案
近義詞:
連接、自聯、連結、溝通、通聯
反義詞:
分離、斷裂、中斷、割斷、孤立
希望以上内容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